MBA作為商科教育如果不能很好的參與商業經營,那么也就沒有什么用武之地了,所以很多高校商學院在授課中都會為學員們選擇一些社會實踐課程。7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BA金融行業校友會與英大財險聯合舉辦的保險業務發展研討會在國網英大財險安徽分公司第二會議室舉行。來自中國科大MBA金融校友會20余名金融行業的精英校友,就財產險業的業務發展、市場定位、運營模式、服務特色等話題與國網英大財險安徽分公司總經理,MBA 2005級校友潘發強先生及公司各部門負責人進行了研討。會議由中國科大MBA金融校友會會長趙磊主持。MBA 2000級校友、省保監局中介處孟燈旺處長參加會議,2003級校友、中國科大校友總會副秘書長胡韶山代表校友總會發表講話。
潘發強總經理就英大財險的企業性質、發展歷程、管理模式、品牌戰略向各校友作了詳細介紹。國網英大財險是經中國保監會批準設立的一家全國性股份制財產保險公司,經營300多個業務險種,涵蓋財產、責任、信用、貨運、車輛、人身等目前產險業所涉及的各項業務領域。聽完英大財險團隊的介紹后,孟燈旺處長,合團網總經理楊書軍,東吳證劵公司總經理張廣宏,中國銀聯安徽分公司王陽,第十一屆MBA聯合會副主席劉瑞峰等校友與英大總經理及管理團隊進行了交流討論。
當前保險業市場發展迅速,同業競爭激烈,如何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加快產品創新,是保險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英大財險從產品和服務兩方面加強創新,快速提升公司業績。在產品創新方面,根據股東特點和公司業務需要,開發了電網專屬產品,填補了保險業電網保險產品的空白,并成為行業標準;通過深入挖掘電網保險業務需求,結合國家電網公司重要風險點,英大持續開發具有公司特色的電網行業保險新產品,豐富了國內電網行業專屬保險產品的種類,電網產品損失率研究領跑行業。在服務創新方面,根據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分支機構短時間難以全面覆蓋的狀況,在電網保險業務承保地區創設電力保險服務團隊,靠前服務基層電網單位;并針對電網客戶制定了預付賠款機制,當電網資產在重大自然災害中受損時,迅速開通綠色理賠服務通道,先期預付賠款支持電網盡快恢復運行,開創了國內電網保險服務的先例;同時,將現場查勘率、立案率和結案率納入對基層單位的考核指標體系,推動了保險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英大財險開展了車險業務自主經營能力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形成適合公司發展要求和管控特點的車險業務經營模式,在投保、銷售、理賠等方面逐步摸索出一系列符合當前市場環境和企業發展需要的車險業務經營管理方法,樹立了車險業務的獨特優勢。
期間,交流內容緊扣當前保險金融領域前沿和熱點話題,具有較高專業性,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強烈共鳴。會議持續了近4個小時,結束后,到場各位校友仍意猶未盡,紛紛在臺下與英大財險安徽分公司總經理做進一步交流,久久不愿離去。至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BA金融行業校友會與英大財險安徽分公司首次活動圓滿結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得到迅速發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后,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了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七五”、“八五”期間一直得到國家的重點建設,很快發展成為國家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主動適應國內外科技、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挑戰,認真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大力推行教學科研改革和結構性調整,進行第三次創業。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