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學院MBA辦學越來越多,高校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很多高校商學院在課程方面緊扣社會步伐,將一些學員辣手的問題搬上課堂,讓同學們學有所得滿意而歸。
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電子商務發展越來越迅猛的情況下,傳統制造業如何迎來新的發展?這不僅僅是很多企業關心的問題,也是很多在傳統制造業工作的白領、金領們關心的問題。榮慧利,“娃哈哈”蕭山基地總經理,工作了12年后,她選擇在浙江大學進修“全球制造與供應鏈管理”項目。這是一個由浙大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兩所著名高校聯合創辦的雙學位碩士項目。9月13日,該項目首批學生入學。
榮慧利表示,“這也是自我提升的機會,西方發達國家制造業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希望所學到的內容,可以更好地用于今后的工作”。不少學生都表示,希望通過學習讓自己有全球化的視野。本次入學的27名新生大多來自制造、物流、供應鏈等相關行業,平均工作年限約7年,70%以上學生的職務是經理。其中不少學生來自知名企業,除了娃哈哈,還有特步、順風等企業。
浙大MBA中心主任、浙大全球制造與供應鏈管理項目主任壽涌毅表示,“很多數據說,中國的制造業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美國,但是,中國的制造業附加值比較低,能耗比較高,這些都說明我們的產業要轉型升級。這幾年,我們政府也在提倡轉型升級,我們浙江的制造業企業超過50%,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思考要怎么樣才能低能耗、怎么樣更環保、怎么樣高附加值、怎么樣可持續發展。傳統的方式行不通,一定要有新的方式。另一方面,我們看到數據,企業很大的成本在物流這一塊。我看到的數據是,我們的物流成本是20%,但北美只有10%。美國制造業的規模和我們差不多,但物流成本低我們很多。我們的物流不夠發達,成本太高,企業需要去考慮降低物流成本。”
他還告訴記者,“有些學生是來報別的班的,看到我們開設了這個項目,就轉到這個班了。還有企業知道我們開設了這個項目,就派員工來學了。”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曉波也表示,全球制造與供應鏈管理項目是在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關鍵階段應運而生的,相信該項目會為中國制造業乃至全球制造產業輸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