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
互聯網從來都不是只屬于特定高科技人群,無論是舊時代還是新時代,商機永遠都要跟最根本的老百姓利益掛鉤。“互聯網不要是花架子,要搞就是要扎扎實實的,要立足于老百姓的利益去找商機,不要追求技術的先進性,炫耀技術。”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26日在此間表示。
成思危是在當日在京召開的2013中國IT市場年會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稱,中國當下正處在信息革命時代。“這個階段我們要很好的把握商機,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我們就會失去機會。”他說。
鑒于和諧社區建設正在全國展開,成思危重點提到了建設和諧社區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國現在的社區建立起來了,應探索在社區里怎么樣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
成思危還設想,為預防兒童迷路走失,可考慮給他們掛一個二維碼的牌子,“二維碼一掃就知道小孩父母的電話”。
“信息技術對建設和諧社會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我們希望有一顆為人民利益謀福利的心,這樣就會有很多的商機,而且這種事做出來以后,一定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成思危說。
在發言中,成思危還透露,他最近在關注智慧城市。他認為,廣義的智慧城市就是用信息技術推進改善管理,和諧發展的城市,從這個層面上說,建設廣義的智慧城市,就是指以土地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指導,以資本為后盾的發展模式。對于發展智慧城市,他提出“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
成思危同時提出,大數據是將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他建言有關方面關注大數據經濟方向的應用。與此同時,中國應大力發展虛擬商務優化,優化整個實體經濟和產業鏈,而不是單單實現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最大優化。
26日召開的本屆年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年會以“服務‘四化’同步發展,推進IT融合創新”為主題。
【專家介紹】
成思危,曾經擔任過民建中央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民建顧問,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南開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工系統工程、軟科學及管理科學,近年來致力于運用復雜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問題,努力探索及闡明虛擬經濟的特點與發展規律,并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已出版獨著的專著7部,作為主編及第一作者的專著18部,在有關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近3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