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期間患病(肺結核)休學一年,1985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留校擔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
俞敏洪簡介
俞敏洪,男,漢族,1962年生,江蘇江陰人,民盟成員。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大學學歷。1985年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慶、沈陽、深圳、長沙、濟南、哈爾濱、襄樊、太原、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地的十八所新東方學校,兩家專業研究機構,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業務涵蓋教育研發、圖書雜志出版、在線教育、教學軟件開發、文書寫作、留學咨詢等多個領域。俞敏洪有過三次高考落榜的經歷、留學的宿愿未能實現,以及后來當老師的種種不如俞敏洪意,但是他從不曾妥協。他認為這是生活在讓他懂得如何在“絕望中去尋找希望”,從而主動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我當年落榜、留學失敗、被北大處罰后接受大家的勸說安靜地過日子,現在我可能是個農民,可能是個外語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過著單位、社會為你設計的被動生活。”對此,俞敏洪認為,被動的生活一旦成為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我們像磨上的驢一樣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牽著鼻子在原地轉圈子,但由于被牽得太久了就忘了我們是被牽著鼻子在生活,有時候不被牽著還感覺不舒服。但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比如王強兩度飛越重洋并定居美國,經過超常的努力,成為貝爾實驗室的高級電腦工程師,現在成為國內最著名的口語教師;被朋友們懷疑其不食人間煙火的哲學家包凡一,在北美的現實壓迫下,讀完傳播學碩士之后,再熬出一個MBA,居然成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會計師……每個人都偏離了專業為他們設計的發展軌跡。所以要主動地把握未來。把握未來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勇氣走出這種生活,而走出這種生活又需要你放棄原來的既得利益和習慣。人最壞的習慣之一就是抱住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放,其實一個人只要舍得放下自己的那點小天地,就很容易海闊天空。
當然,主動把握自己并不等于盲目出擊,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選擇一條發展道路,也許前景暫時不算明朗,但興趣推動下的努力最終會幫助自己撥得云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