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年全國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正在進行,按招生計劃將有228萬人進入各專業接受繼續教育。在10月舉行的成人高校招生統一考試中,全國共354萬人報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36萬;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地相繼查處代考、舞弊事件。
作弊難糾等亂象的背后,也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體制、機制尚未理順,各方利益盤根錯節。無論是考試還是教育,都值得我們深思。
廣州市海珠區的朱雅婷(化名)今年報考中山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去年從一所專科學校畢業之后,她進入一家做服裝面料的工廠打工,每個月僅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如果有本科文憑,我就可以換一個工資高一些的工作崗位。”
朱雅婷今年第一次參加成人高考,和她一同走進考場的,還有全國其他354萬名考生。一方面,考生希望通過成人高考拿到文憑,獲得晉升加薪的機會;另一方面,成人高考也暴露出了諸多弊端,從形式到內容都廣受爭議。
成人高考有多熱?
進城務工人員、新型農民加入,本科文憑是目的
今年,成人高考報考再度升溫。據統計,四川、廣東兩省報考人數高達23.2萬和25.4萬,相比去年分別增加了9.9%和18%;河南、安徽兩省報考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22.4萬人和13.1萬人;黑龍江省報考人數超過9.6萬,連續6年穩步增長;內蒙古自治區報考人數突破10萬,增幅高達22.9%,廣西壯族自治區報考人數凈增2.6萬人,增幅將近22%。湖北、浙江、甘肅等大部分省市報考人數較去年都有所上升。
據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黃健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人高等教育的參與對象主要是“文革”中失去教育機會的一代,無論是起步之初以管理者與領導者為主,還是后來擴大到所有在職人員,其功能是高等學歷補償教育。時至今日,成人高考的生源性質又悄然變化。據不少招生單位統計,越來越多的進城務工人員、新型農民等加入了成人高考的行列;還有相當部分高職高專畢業生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準服務對象。
據介紹,在高中起點升高職(高專)、高中起點升本科、專科升本科三種形式中,本科文憑越來越受成人高考生青睞。湖北省今年有11.6萬人參加考試,其中專升本3萬多人,比上年增加20%;高升本7000多人,增加29.8%;高中起點升專科7.8萬人,比上年減少5.4%。河北省專升本報名73927人,高起本報名8202人,高起專報名70170人,專升本考生報名人數首次超過高起專的報名人數。此外,京津滬三地專科起點升本科的報名人數也均超過高中起點升專科人數。
自1999年我國高考擴招以來,高等學校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成人高等教育的傳統生源遭分流,新的生源出現“低齡化”、“短暫就業”等特點。成人高考“青睞”本科學歷的目的在于提升職業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晉升加薪籌碼。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夜大生教務辦公室魏國峰老師介紹,該學院每年招收的成人教育新生,絕大部分集中在28—30歲,80%已參加工作。近年來,學生年齡逐漸偏向25歲左右,多為僅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來自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的長期聘用人員居多。
治理作弊有多難?
文憑背后利益糾葛,逐利心切鋌而走險
考試作弊是多年來困擾成人高考的最大問題。教育部今年采取了狠抓考試安全、加大綜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強考生報名資格審核三項舉措營造公平的考試環境。今年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的成人高考更是被形容為“史上最嚴”。但兩湖、廣西、內蒙古等地仍相繼曝出代考、舞弊事件。
“凡此種種失范行為不僅嚴重敗壞了成人高考的考試風氣,更是極大挑戰了成人高考這項國家制度的嚴肅性,使成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受到社會各界質疑。”談及近些年的成人高考舞弊問題,黃健非常擔憂。
一邊是國家和政府對違規違紀行為的嚴厲打擊,一邊卻是代考、作弊現象層出不窮。黃健指出,從考生的角度來看,急功近利地追求學歷文憑及其所帶來的各種利益,是成人高考亂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對各行各業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少單位把學歷文憑作為評價人才學識的重要尺度,并與人們的錄用、晉升、待遇等直接掛鉤,令相當一部分考生為了追逐學歷文憑及其衍生價值而超越了道德與法律的底線。”
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也對成人高考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黃健表示,成人高等教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一些以學歷教育為主的高校成人教育機構受利益影響,對成人教育的種種失范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教育部實施普通高校擴招制度以來,當成人高等教育的補償性歷史功能行將結束之時,當成人高等教育受到遠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的沖擊后,一些高校不是適時轉變辦學理念、調整辦學方向,而是試圖通過不斷通過降低招生標準,‘放寬’考試要求,縱容考生舞弊。”有專家表示,成人高考出現的種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其未能適應成人教育形勢發展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有明確表述:“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穩步發展學歷型繼續教育。”但至今具體措施尚未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