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歷教育 > 網絡教育 >

    中國政法大學開啟了大學課堂新的維度

      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是信息時代條件下課程新的表現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據在職研究生網了解中國政法大學“虛擬第三學期”課程平臺日前上線運行。該課程平臺以網絡為主要載體,“循環開課、自主修讀、統一考核”的修讀模式開啟了我國大學課堂新的維度。虛擬第三學期是一種網絡授課方式,也是一種學分課程。每門課的老師不是“電影中的人物”,而是和傳統課堂一樣,掌控學習過程、給出成績的老師。這就使得它和傳統的學校網絡課堂以及網絡公開課程都有所不同。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處長于志剛說:“該網絡課程屬于學校培養方案中的內容,學生完成課程網絡學習,參加網絡統一考試成績合格可獲得相應的學分。每門課程總課時在36學時以下。目前中國政法大學要求學生累計修讀虛擬第三學期課程學分應在總學分的5%以內。”

      高校網絡課堂是實體課堂的一種補充,學生通過網絡課堂可以下載課件、提交作業,也可以進行一些討論,為傳統課堂提供了便捷,也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網絡課堂是以傳統的春秋兩季學期為基礎。而當下風頭正健的網絡課程其實是一種自學方式,只提供課程,沒有學生學習過程的控制與評價。“虛擬第三學期課程運行平臺針對師生互動和學習過程的控制與評價進行專門的系統研發,雖然沒有完全解決,但是可以說有效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于志剛介紹。

      與虛擬第三學期課程運行平臺上課程運行程序配套的是學生個人的學習空間,在學習空間里,任課教師可以發起組織課程相關問題的討論,學生也可以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隨時隨地給任課老師留言提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進行以網絡為媒介的充分的溝通與交流。課程播放有禁止拖動快進與跳集觀看的功能。同時根據課程的不同性質,任課教師可以選擇多種靈活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控制與評價。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袁剛主講的“公正法學”是虛擬第三學期的一門課,也是填補該校課程體系重要空白的一門課。袁剛每4學時之后設置一次課程作業,整個學期9次作業的成績在期末考試的分數中占很大比例。副教授雷磊主講的“法學方法論”則采取“老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一定的課外閱讀量,期末考試時,充分參考學生對必讀文獻的閱讀和掌握情況給出成績。

      “雖然虛擬第三學期課程的任課教師只要集中一段時間將課程錄制結束,就可以多輪次地播放課程。但實際上,在師生互動、批改作業與課程更新等方面,工作量并不比傳統的課堂教學來得輕松,某種程度上甚至工作量更大。”于志剛說。也許,把教師從講臺上重復講授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正是現代科技和教育融合的真正意義。

      同時被解放的還有學生。虛擬第三學期的建設初衷是因為教學改革不斷積累的“增加學分”沖動與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培養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于志剛說:“虛擬第三學期的目標是:在既有的學制、學時、學分等制度性限制基礎上建立起開放、多維、高效的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靈活、愉悅的學習體驗。”

      虛擬第三學期課程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中國政法大學每學年有了4個學期,原有的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以及“一虛一實”兩個“第三學期”,即虛擬第三學期和暑假小學期。教學運行周期得到極大延展。該校校長黃進說:“虛擬第三學期在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突破了傳統教學活動中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在教學理念、概念與觀念,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創新,是人才培養工作中一次值得充分肯定的創新。”

      據介紹,未來中國政法大學將建設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讓更多教師參與到虛擬第三學期中。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通過虛擬第三學期課程平臺自主修讀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創新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