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全民考研熱,很多人開始把眼光都定在考研上,這也造成考研市場很混亂,特別是在考研復習資料方面,考研復習資料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到底怎樣選擇才有效呢?
復習資料類別不同
考研復習資料根據內容、用途和針對性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類別。首先是全真試題,包括歷年考研政治、英語、數學試題和所報考專業(yè)的專業(yè)試題。這些試題對于考生體會出題思路、強化答題技巧、了解命題重點等意義重大。其次是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規(guī)定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共科目考查知識點及考試題型等重要信息的綱領性文件,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每年組織專家會議進行修訂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fā)行。政治大綱每年變動較大;英語、數學大綱則相對穩(wěn)定。第三是統(tǒng)編教材和專業(yè)教材,統(tǒng)編教材是考研公共科目復習的基礎,一般參照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專業(yè)教材一般需向招生院系和剛剛考取的學長進行咨詢。第四是考研輔導書。此類輔導資料是指考研政治、英語、數學、日語、俄語、中醫(yī)、西醫(yī)等全國統(tǒng)考科目的復習指導書,每年市面上大概有上百種之多,其中不乏精品,也有一批東拼西湊、掛名出書的誤人之作。
挑選過程要分五步
首先,要看是否按最新大綱編寫。每年公共科目的考試大綱都要作一些變動,科目變動程度不一。通常考研政治大綱變動較大,因此建議在大綱修訂完成后再選購政治資料。因為資料相應的修訂、出版還需要一個周期。凡此前市面上出現的政治資料,往往是根據前一年舊大綱編寫的,現在新大綱剛剛面世,大家最好能夠靜候一段時間,比較之后再購買。其次要看是否符合復習規(guī)律。每一科的復習都具有明顯的輪次,一般是三輪,每一輪又各有特點,資料也應具有相應的針對性。因此,第一輪復習不要輕易購買什么"沖刺"、"模擬"之類的輔導書;最后一輪復習也不要回頭去買"大全"。最好是能按照復習進度選購相應的一套資料,效果會比較好。三看是否具有時效性。在職研究生網專家提醒考生,最典型的就是時事政治。每年要到9月份等黨和國家重大會議結束以后,時政內容才能大體確定,再花上一段時間整理編纂,再快也要到10月才成熟。9月、10月份就迫不及待擺上市場的往往內容不全。最后看編寫質量。鑒別方法之一是考生根據自己最為熟悉的內容對同類書進行比較,方法之二是對當年考研試題和當年的復習資料進行比較,看資料對重點的把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