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研究生?
研究生是我國國民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分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兩個等級。一般也將碩士畢業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畢業生稱為“博士”,所以, 按照俗稱,則變成了“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的階梯。本文中我們提到的“研究生”專指碩土研究生。
2.什么是學位?
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我國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博士后”不是學位,而是指獲準進入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
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成績優良,達到規定的學術水平者,
授予學士學位;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通過碩士(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規定的學術水平 者,授予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學位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在學位評定委員會做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后,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對于國內外卓越的學者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經學位授予單位提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可以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3.什么是學科?
為便于學習和科學研究,把科學知識進行編目后的分類單位稱為學科。學科縱向分類為級別,最高級為“門”,次級為“一級”,再次級為“二級”,以下類推;學科橫向分為12個“門”類,如“理、工、農、醫、文、史、哲、經、管、法、教育、軍事”12個門類。
比如“工”就是工學科,工學科下設有一級學科,比如“機械工程”、“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建筑學”等;一級學科下又分二級學科,
如“機械工程”下的二級學科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等。在二級學科中,本科教育設置專業、研究生 教育設置學科。
4.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研究方向是指一個研究組織或研究人員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主導研究領域,它對研究組織和研究人員的發展及其成敗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能否出成 果和出人才。在研究生報考時考生需注明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不同就意味著在這個專業里的指導老師不同。在初試考試時,同一個專業的考試科目相同。
5.什么是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而擇優確定并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領地位。其
建設目標是:一批學科總體水平處于國內同類學科前列,其中部分學科達到國際同類學科先進水平。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 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6.研究生的種類有哪些?
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種類比較復雜,可以從以下角度劃分:
6.1按攻讀學位等級的不同,分為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碩士生”)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博士生”)兩級。
6.2按學習方法不同,分為脫產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
前者指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研究生。
6.3按學籍管理的不同,分為學歷教育研究生和非學歷教育研究生。
前者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含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推薦免試和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準自行組織的單獨入學考試),被錄取后,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碩士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后者指不參加國家統—組織的入學考試,沒有學籍。學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習,按教學計劃修完課程,并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語 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學位證書,但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
6.4按學習經費渠道不同,分為國家計劃研究生、委托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和自費研究生。其中,國家計劃招收研究生又分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
Ⅰ國家計劃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
Ⅱ委托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托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簽訂合同,畢業后到委托單位工作;
Ⅲ自費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自己提供,有時候也可以從導師科研經費中開支,或獲取社會贊助。
6.5按照專業和用途的不同,分為普通研究生和專業研究生。
其中普通研究生占絕大部分,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目前,我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
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12大類,12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個二級學
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普通碩士的招生方式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被錄取后,獲得研究生 學籍。
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目前,專業碩士學位包括:工商管理碩士(MBA[微博])、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 (ME)、法律碩士(J.M,一般簡稱“法碩”)、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等19種。
專業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在報考資格、學制要求、學習內容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
7.研究生學制幾年?
研究生的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包括選修和必修,學制一般為2—3年。目前,部分招生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情況,允許符合條件的研究生提前申請畢業。
研究生一般都有一位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導師,導師主要負責指導一個或數個研究生的日常學習、學術研究和畢業論文。
8.研究生獎學金是多少?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博士研究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2000元,碩士研究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
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參照普通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金分擔辦法共同承擔。中央財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標準以及普通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分擔辦法,承擔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所需資金。高校應按月將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發放到符合條件的學生手中。
同時,中央財政還將針對中央高校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設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支持表現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
按照財政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中央財政對中央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所需資金,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標準以及在校生人數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
9.“公費”是否是初試與復試均達到招生學校的要求了才可以?如果沒有達到公費要求,但上線了,就屬于自費嗎?如果一次性拿不出學費的話,有援助或分期付款措施嗎?研究生期間的待遇如何?可獲哪些獎學金?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分為國家計劃內、委托培養和自費研究生。國家計劃內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即“公費生”,它又分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非定向研究生畢業時實行雙向選擇的自由就業制度;定向生則在錄取時就必須簽訂合同,畢業后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自籌經費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自己提供,也就 是“自費生”,畢業后自謀職業。委托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托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簽訂合同,畢業后到委托單位工作。
目前,“公費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名額中較少,而自費研究生的名額不斷擴大。一般而言,各高校在錄取研究生時基本按考生初試和復試的綜合成績排名確定“公費生”和“自費生”,成績排名靠前的,根據名額確定為公費生,排名靠后的確定為自費生。如果是自費生,入學后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先交學費。
需要提醒你的是,2014年起取消公費研究生,研究生一律自費。但是,不必糾結于這個問題,因為所謂的取消公費實際上和沒有取消差不多,因為很多學校都出了這個那個的優惠政策,返還你的比例非常高,幾乎人人都有,幾乎等于不用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