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長盛不衰的源動力是什么?是技術創新,是現代企業工商管理技能的應用,更是滲透在企業理念的中國傳統智慧的人文力量,融貫古今的理財之術、兵家之法、用人之道。針對中國企業在管理實踐中對西方成熟企業管理制度實施所面臨的困境,以及中國本土企業推行西方企業管理模式的水土不服,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課程依托百年師大在人文科學方面的百年積淀,將傳統人文思想和現代經營管理加以結合,面向企業董事長、董事總經理,企事業高層管理人員首次設立管理哲學博士課程,為企業導入人文管理、構建文化戰略并重塑企業經營戰略;推行用人之道和謀略之法以再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為企業領袖搭建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實現統帥間的思想碰撞與智慧啟迪,建立高質量的人脈關系。從而使企業領袖在錘煉個人價值、凝塑自我魅力、提升管理實踐的同時,重構并把握企業再次騰飛的機遇。
縱觀中國企業金字塔頂尖上的幾位世界聞名的企業家,無不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深邃的哲學思想,系統的新觀點,創造性的思維,審時度勢、處驚不亂的大家風格。我們的差距在哪里?就在哲學思維的鍛煉上。你能感悟到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認識歷史,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它向中國的企業家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只有用哲學才能鍛煉出中國的世界級的管理大師。
美國《財富》雜志評論“張瑞敏是一位充滿時代精神的總裁,他利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把一個困難重重的企業扭轉成為商戰中的贏家”。
世界企業管理大師杰克韋爾奇認為“領導者與管理者的本質區別在于領導者有一種源于哲學的智慧與藝術。21世紀已不再是管理者的時代,而是領導者的時代,領導者的哲學素養是創造業績的關鍵”。
百年名校北京師大具有深厚的傳統智慧和現代文化底蘊,這里名家輩出、校風純正,教學嚴謹、管理規范,業績杰出、聲名遠播。2002年2月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受過MBA嚴格訓練的33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秉承先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箴言,為感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和領導思想與藝術而聚首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副部長、博士生導師袁貴仁教授親蒞開班。管理哲學博士課程在全國首開哲學教育與中國企業管理融合之先河,為適應時代的要求而創造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它培養的是一種能力,給您的是哲學正確思維的鍛煉。
一、招生對象:具有碩士研究生、研修生、進修生、課程研修班學歷或學位,5年以上管理經歷的有志于哲學思維鍛煉管理人員(具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優先)。
二、學習期限:2年半,每2月集中授課3天,共開設11門課程,每門課24學時,總計264學時,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上學期集中授課,后一個學年調研、專題討論,并在導師指導下撰寫結業論文。
三.申請博士學位條件及流程:撰寫博士論文,參加4月學校統一考試,考試通過,參加論文答辯,獲取博士學位。在此期間要求發表權威核心論文四篇以上或出版過高水平專著,而且科研成果獎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四、授課時間地點:北京師范大學。 隔月第三周五、六、日上課;
五、研修范圍:哲學概論、價值論、人學、歷史哲學、管理哲學、自然辯證法、中國政治哲學、中國哲學史、易學哲學、中國儒家哲學、中國道家哲學、謀略學、世界宗教思想、邏輯學、西方倫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知識論、方法論、認識論、科學技術哲學、當代西方哲學思潮、環境與生態哲學等。
六、教學師資:各門課均由博士生導師或具有同等資格的教授、研究員任教和指導論文。
參加授課的部分著名博士生導師簡介:
袁貴仁,教育部副部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價值論、人學、鄧小平理論。
韓 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哲學與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現代西方哲學思潮、歷史哲學。
楊 耕,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共“十六大”報告起草人之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唐 偉,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研究方向:管理哲學。
張世英,北京大學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方哲學比較,哲學導論。
趙敦華,北京大學教授,人文學部副主任、哲學及宗教學系主任,研究方向:西方哲學、宗教學。
萬俊人,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人文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西方哲學、現代倫理學。
王德勝,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研究方向:自然辯證法、管理學。
周桂鈿,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中國哲學史、中國政治哲學。
鄭萬耕,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國際易學研究院學術委員,研究方向:易學哲學、中國哲學。
董志鐵,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邏輯學。
李景林,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孔子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方向:中國儒家哲學。
廖申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西方倫理學。
劉清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中西美學比較。
劉曉力,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科學哲學、認知科學。
朱紅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哲學、設計哲學、社會科學方法論。
王 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國道教哲學。
董光壁,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研究方向:文化學、科學史、社會發展。
余謀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會長,研究方向: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學。
金吾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基礎與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研究方向:科學革命、科技創新。
七、收費標準:
學費每人48000元在收到通知書是安排交納。400元申請費、學雜費。
八、教務管理:由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指派班主任管理教學活動。
九、頒發證書: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按要求提交研修論文,頒發《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畢業證書》;符合在職申請條件者,通過審查,可向研究生院推薦考試,申請博士學位。
十、報名辦法:
1、填寫報名表,
2、碩士研究生、研修生學歷學位或同等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3、2寸 藍底免冠照 六張;
4、身份證復印件、報名費→報名材料審查 →發放錄取通知書和學生登記表 →交納學費→辦理入學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