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試題中心 > 一月考研歷年真題 >

    2013年研究生考試 政治思想理論真題及解析(三)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題

      材料1

      小學老師雷夫。愛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熱門教育暢銷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 位從事特殊教育的優秀教師獲得一個寶貴的簽名球,上面有美國著名棒球隊——紅襪隊1967年全體隊員的簽名,這些球員都是他的偶像,對這樣一個簽名球,這 位教師別提有多珍愛了。當年幼的兒子找他一起玩球時,他理所當然地警告兒子:絕對不能拿簽名球來玩。兒子問他理由時,他覺得兒子還太小,對球和球員一無所 知,說多了兒子也不會明白,于是,他沒有解釋原委,只對兒子說,不能用那顆球,是因為“球上寫滿了字”。

      過 了幾天,兒子又找他一起玩球,當老爸再次提醒兒子不要拿寫滿字的球來玩時,小男孩滿不在乎說:我已經把問題解決了,爸爸問怎么回事,兒子說:我把球上所有 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氣的想痛打兒子,但他轉念一想,覺得兒子根本沒有做錯事。因為自己并沒有告訴兒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義。從那天起,他無論去什么地方,都 帶著那顆空白的簽名球。這顆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論家長還是教師,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維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準要求孩子。豈不知,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兒童教育應當遵循的基本規律。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學一研究生憑借著設計“醒目藥瓶”,摘得了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2011年度“國際紅點獎”概念設計類獎。

      在 他提供的設計圖上,常見的塑料瓶蓋的頂上一圈變身為一塊圓圓的玻璃。“這是一面凹凸鏡,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釋說,有了這個藥瓶蓋,老年人不需要帶上老花 鏡來區別藥的類別、服用量等。他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中對中老年人群體的關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藥,可是藥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掛在脖子上的老花鏡卻不見 了,急的這位老人團團轉。就這樣,該同學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靈感迸發,想到“醒目藥瓶”這個點子。

      有 了靈感后,從設計,帶寫英文翻譯說明,再到制作動畫,一共才三天時間。也許有人要問,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很簡單,為什么能拿“國際紅點獎”呢?他坦然,設計 很簡單,關鍵在于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這一設計勝在實用。按照測算,不會給藥品本身帶來額外的成本,推廣起來很容易,實用方便。“希望將來這款設計能 推向市場,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這位研究生說他沒有想當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從生 活中的小處入手,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紅點”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頒獎晚會上說的那樣:從同學們優秀的設計中,他高興地看到的是他們所描繪的未來更加美好的世界。摘編自《揚子晚報》(2012年3月17日)

      這 位研究生說她沒有想當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從生活中的小處入手,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紅點”主席Peter Zer博士在閉幕晚會上說的那樣:從同學們優秀的設計中,他高興地看到的是他們所描繪的未來更好美好的世界。摘編自 《揚子晚報》(2012年3月17日)

      問:

      (1)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兩事例所體現的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6分)

      考點: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

      (2)“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對我們從事實踐活動有何意義?(4分)

      考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解讀:

      具 體針對這兩段材料問了這樣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這兩件事情所體現的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這是第一 個問題。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這是材料二的一段話,對我們從事認識活動有何意義?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第一 個問題就問題本身題眼在這樣幾個字上,就是體現認識主體的能動性,顯而易見這道題主要考到的考點是認識的能動作用。

      那 么在我們的教材當中,哪一個原理涉及到認識的能動作用呢?主要是認識的本質這個原理,那么在教材里邊呢,我們講得很清楚,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 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那么這種能動性具體體現在什么方面呢?在輔導教材當中,包括我們所使用的海天點評班28題中我們講得非常明確,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具有摹寫性,人可以通過認識比較客觀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那么在括號1這個問題當中,前半句話用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這個意思主要表達的 就是人在能動的過程當中,首先是可以盡可能的用比較客觀的視角來看待客觀事物本來面目,反映客觀事物的原貌,那么認識能動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 具有創造性。

      所謂創造性,就是人的認識活動還可以通過主體認識能力,對客觀事物信息的 加工,重組,重疊,重構等過程。不僅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現象,而且還可以反映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那么不僅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現在狀態,而且還可 以推測客觀事物的未來,追溯客觀事物的過去,這是它的創造性的主要體現。

      那么在括號1 這個問題當中所講到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一般來說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說明它具有了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它的大腦中具備了很多的知識,這樣的話它的這種 創造性在反映客觀事物過程當中就能夠表現得比較明顯。所以說第一問它的這兩個引號里面的話,前者用孩子的眼睛反映世界主要說明的是人的認識活動在能動性的 第一個表現具有摹寫性,那么第二個引號里的話,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那么它主要體現的是認識能動性的第二個主要表現,就是創造性,如果廣大考生能夠從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兩個特點的角度來回答括號1這個問題,應該說就能夠拿到它的基本分數。

      當然括號1的這個問題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除了這個考點之外,像在辯證法里面,我們講意識的能動性的時候,其實也涉及到了它的具體反映具有創造性,如果考生與意識能動性做相應回答也是可以得分的。

      第 二個問題,它的問題是用材料二的一段話,“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問題是對于我們從事實踐活動有何意義?它的題眼或者關健詞是“對實踐” 活動,那么怎么把前半句話和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呢,輔導教材中有這樣一個考點,唯物論當中講到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所以生活的過程就是一個實踐 的過程,而它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的過程,其實反映的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對實踐的能動指導作用,那么這個指導作用其實在我們教材當中,包括海天28 題里有兩個地方都直接的講到了,第一個地方就是在講到辯證法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統一的時候,那么教材里邊就講得很清楚,人的意識它具有能動性有這四個 方面的表現,那么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人的意識可以指導實踐,使實踐物質世界得到相應的改變。這應該說是意識能動性的一個最突出的表現,那么材料里邊的大學生 所設計的藍圖,所設計的這樣一個規劃,當然是一種屬于認識范圍內的,一種對未來世界的描寫,是一種未來世界的藍圖,然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讓世界得到改 變,讓世界得到更美好,這就說明人的意識要想發揮作用,對世界產生改變就必須要通過實踐,只有把認識或意識活動落實到實踐中才能夠真正的使世界得到相應的 改變。

      這是在我們輔導教材,比如說海天所使用的好題解析中,在我們預測試題,海天使用 28題當中都講得非常一清楚的一個原理,那么另外一點就是在認識論當中,我們講到人的認識活動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那么這種指導作用又具體體現在兩個方 面,那就是正確認識來指導實踐,能夠使實踐順利進行獲得成功,錯誤的指導實踐對遭到失敗,受到挫折,顯而易見研究生這個設計當然應該是正確的一種認識,讓 它指導實踐,當然可以得到成功和美好的結果。所以括號2這個問題,如果要想比較完整的回答出來的話,從我們教材當中所涉及到的原理來看,應該有這么三個原 理可以相應的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原理就在唯物論中所講到的全部社會生活,它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那么第二個原理就是在辯證法里邊講到的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 的其中一個表現,它可以通過指導實踐來改造世界。

      第三個可以涉及到的原理就是在認識論里邊所講到的,比如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可以分為兩種效果,正確的認識來指導實踐可以獲得好的結果,能夠獲得成功,當然括號2這個問題它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在認識論中,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所產生的兩個效果。

      那 么這是34題從我們目前得到的材料來看,同學們可以得到的一個基本的回答,那么我也想就這個34題談一下我個人的感想。從34題的出題特點來看,應該說它 是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所謂在意料之中,34題這道題主要考的是認識論,那么在我們輔導班上,歷年都反復強調,從歷年考題來看,辯證法和認識論是 最有可能考大題的,考分析題的兩個部分內容,也是我們特別要求考生要重點掌握的相應的內容。像我剛才提到34題所涉及到的這幾個原理,在我們所出的一本最 后點睛班中使用的小冊子,考研政 治重點剖析28題所用的原理全部都講到了,唯一例外都講到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在意料之中。但是34題又在意料之外,之所以在意料之外,現在 34題原理的考題很少直接告訴你原理的內容,用很明顯的詞告訴你用什么原理,它沒有這樣做。給我們出的題非常活,所以輔導班當中我也反復給我們學生講 過,34題出題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具有不可預測性。所謂不可預測性,就是說34題作為一道哲學的考題,那么哲學是什么呢?哲學是世界觀是方法論,作為世界觀 作為方法論,它意味著古今中外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出題,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回答,那么古今中外有多少問題呢?這是任何個人都很難準確把握的 一個范圍。

      所以我想從34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三點啟示,第一點啟示就是我們在復習原 理,特別是在復習哲學原理的時候要注重教材,要把基礎打扎實,要對原理,及其它的用法搞清楚;第二通過一定題的訓練,要掌握一定解題思路和方法,為什么有 些考生拿到題以后能夠快速準確的搞清楚這道考題它考得是哪些考點,有些人包括很多老師找不準考點,找不全考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練習的題目比較 少。第三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一定要注意掌握方法,原理有自身學科特點,學習時候有相應方法,我一貫使用的方法就是互聯法,互聯法幫助我們考研政治各門課 程復習中,特別是原理復習當中快速準確的掌握好每一塊理論的精髓,及其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

      另 外一個方面還要注意掌握一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而這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海天學校在考研政治中都會全盤向學生們做系統介紹,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從這道34題 中得到這樣三點啟示,特別是準備參加14年考生來說,按照這三點啟示復習好原理的話,那么2014年的34題應該說拿到高分就不在話下謝謝大家。

      35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浙 江武義縣后陳村是全縣經濟條件較好的村,但由于財務使用不透明,村民從上世紀年代末以來連續向縣紀委、街道反映村里的問題,卻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 2003年,連續兩任村支書因經濟問題被查處。2004年初,村里有1000多畝 獲補償金1900多萬元。在人均發放7000元后,還剩3000多萬元,如何處理本資產成為村內的一個難題。為幫助村民尋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由縣 紀委的村務監督改革指導小組進駐后陳村。指導組在大量聽取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成立一個相當獨立于村委會及村黨支部的監督委員會,真正能從根本導航能讓 村民有效制定全部的權力。6月,后陳村在海選村委會基礎上由群眾選舉產生了全國第一個村級監督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與村黨支部、村委會一起稱為“三 委會”。

      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不久,即對村里兩口池塘的承包進行了全程監督,結果每口池塘三年從2. 8萬元升至5.8萬元。2005年,后陳村舉行垃圾清理投標會,村委會主任監委會主任到場監督,不到5分鐘結果就出來了,沒有人對投標會公正性表示質疑。

      監 委會成立后,后陳村每年的創收情況,包括出租土地給廣告公司做廣告牌、舊糧站出租、經營沙場、村留土地上的杉樹出售,以及向上級部門申請到的資金補助等, 每一筆都要經過監委會審核后公布。2004年,當年的招待開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著發票隨便報銷了。在村財務公開欄前, 村民告訴記者:"過去簡直是胡來,集體的錢像是干部自己的,現在不一樣了。"監委會主任說:"我的職責就是看他們有沒有按程序辦事,有沒有搞暗箱操作。" 監委會成立以來,后陳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連續8年實現零違紀,村民連續8年實現零上訪。村兩委已順利完成了3次換屆。最近的一次換屆,村兩委成 員一個沒動,全部高票當選,一次通過。

      目前,浙江省3萬多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務監 督委員會,實現了村級監督組織全覆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監督成本的權力制衡制度,對建立鄉村"陽光權力體系"共建和諧社會帶來重要啟 迪。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制度創新已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并在全國推行。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5月14日。

      (1) 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來保障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的?(5分)

      考點:民主政治建設。

      (2)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有何啟示?(5分)

      考點:基層民主自治制度。

      解讀:

      35 題考的是概論,考概論分析題,一般來說考的是中特體系,那么今年35題考的就是中特體系有關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問題。那么從它出的材料,講的是浙 江武義縣后陳村有關財務方面,剛開始不透明,后來通過這種制度建設透明,解決了很多問題。講了這樣一個比較長的材料,那么針對這一段材料,35題一共問了 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他問到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來保證權利是在陽光下運行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 二個問題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于推進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有何啟示?那么這道題首先考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那么去年呢,考研政治 的35題它也涉及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所以可能很多輔導機構,很多老師都會認為有關民主政治的這個問題不會出分析題,但是事實上今年35題卻出了, 繼續針對社會主義民主問題,出了分析題,而且針對的也是去年出過一項多項選擇問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問題。那么從這道題回答的具體內容來說,應該說和我 們教材中的相關考點沒有太直接的聯系,它比較直接聯系的是黨的十八大的報告。

      那么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提出了七項任務,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強調要完善基層民主自治的制度,應該說這道題主要針對的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這一段話的論述作為理論背景來出題的。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第 一個問題講的后陳村如何通過制度的創新來保障權利在陽光下運行。后陳村的這個制度創新其實也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重點。那么 十八大報告強調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需要確定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要確保基層公民有序參與。第二個重點要確保信息公開,應該說材料里邊首先體現的就是信 息公開,第三要做到遇事協商,強調協商民主。在后期討論的比如說垃圾清運招標會上所采取的這個決策的過程,其實就體現了遇事協商的一個特點。那么十八大強 調第四個重點就是強調對權利進行監督,后陳村之所以能夠解決一些長期以來的棘手問題,那么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創新,專門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使得權 利從產生,決策,運行到最后的結果,那么都始終在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來實現的。從而能夠使得權利真正的為當地的村民造福,為當地村民的切身利益服務。所以 我想后陳村他們所實現的這個制度的創新,恰恰就是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的四個重點,如果考生能夠對黨的十八大報告比較熟悉。特別 是對怎樣完善基層民主政治制度比較熟悉的話,那么其實從材料中我們也能夠非常明顯的總結出,比如說加強監督,加強信息的公開,這樣一些基本的思想應該說第 一問主要是扣著十八大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的重點來出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全國第一個村務 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有何啟示?它有什么樣重大意義。當然我們首先從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它的這種做法成立了村民監督委員會這種做法, 確保了基層的權利是在陽光下運行的,那么他們啟示應該怎么樣去把握,其實我們既要聯系到黨的十七大的精神,那么當然更主要的還是要聯系到黨的十八大的精 神。首先從黨的十七大精神來看,十七大把完善基層自治制度確定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那么寫進了黨的章程事實上也寫進了我們國家的憲法,所以我想第一點 啟示就是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中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實現基層民主自治制度,使這項制度在全國各地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深入的推廣和執行,擴大它 的使用范圍。使它能夠真正的成為一項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這是第一;第二根據十八大精神我們還需要對這項制度進行完善,那么在推廣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去 完善,那么十七大強調了基層民主自治制度之后,近五年來全國很多地區在這項制度的建立過程當中,應該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從這 些問題啟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需要我們從制度創新的角度來完善規范好這樣一項立國立民的民主政治制度,特別是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從四個重點的角度,擴大 公民有序參與,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的公開,實現遇事進行協商,強化權利的監督,這四個方面入手,來從制度上進一步完善一下,這項基層民主自治制度。

      我 想如果我們考生能夠這樣來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話,那么這道題拿到高分應該說還是比較容易的。關于這道題,我想對我們2014年考生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 示,什么啟示呢,這門課的分析題考的是概論,那么概論的分析題,通常考的是中特體系,而中特體系的分析題也包括它的選擇題,往往是和最新的中央精神緊密相 關的。我從剛才對這道題解讀中你就可以看到,這到題涉及到教材知識點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其實你在教材當中找不到相關對應的話來回答這道題所提出的兩個問 題。只有把十八大報告中相關的內容掌握好了,那么這道題有的放矢做出準確回答才比較有把握。所以我想我們在復習《概論》這門課的時候,不僅重視教材理論考 點,而且還要特別注意把握好中央的精神,特別是當前中央的精神當然對于參加14年考試的考生,我們需要把握最重要的精神是在去年11月份我們黨召開的十八 大的精神,十八大的精神在今年概論的分析題當中得到了直接的貫徹,那么在14年的分析題當中同樣也會得到直接的貫徹,這是同學們在復習概論這門課過程當中 要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