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中外教育史測試題
一、填空題
1、西周的學校設置可分為兩類:設在天子王城和諸侯國都的稱_________,按年齡層次上可分為________ 和________ 兩級;設于郊、野范圍內的學校稱_________。
2、我國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是《__________》。
3、漢代太學內部的考試基本上采用_______的形式。
4、唐代中央官學中的“六學一館”是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宋元私塾中最為流行的識字教材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等。
6、從明代開始,科舉考試分為________ 、鄉試、會試、殿試4個步驟。
7、古代羅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標是培養________ 。
8、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創辦了一所宮廷學校,稱 ________ 。
9、英國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頒布于________ 年。
10、1919年法國政府通過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________ 題。
11、最早在德國出現的實科中學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________ 主義的傾向。
12、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________ 。
13、二十世紀初,俄國形成了以________ 性十分明顯的雙軌制為特征的完整的教育體系。
14、裴斯塔洛齊是十九世紀初 ________ (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
15、教育與社會,教育與 ________ 是杜威教育理論中的兩個主要方面。
二、選擇題
1、道家的教育主張是什么?( )
A、“不言之教” B、“以法為教”
C、“興利除害” D、“化性起偽”
2、科舉制度創立于哪個歷史時期? ( )
A、魏晉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3、“八股取士”的考試形式,在哪個朝代確定。(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屬于五四時期資產階級教育思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