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CT邏輯考試中,語義辨析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職研究生學員要想邏輯部分取得高分,就必須弄清楚語義辨析的幾種類型,下面就通過一些典型試題來幫助考生了解。
一、理解
1、小莫十分渴望成為一名微雕藝術家,為此,他去請教微雕大師孔先生:“您如果教我學習微雕,我將要多久才能成為一名微雕藝術家?”孔先生回答道:“大約十年。”小莫不滿足于此,再問:“如果我不分晝夜每天苦練,能否縮短時間?”孔先生道:“那要用二十年”。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孔先生的回答所提示的微雕藝術家的重要素質____
A.謙虛
B.勤奮
C.尊師
D.耐心
解析:小莫的第二個問題說明,他缺乏耐心。孔先生對此的回答提示了這一點。答案是D。
2、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選拔合格的大學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帶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
以下各項都符合上述斷定的含義,除了:____
A.被錄取的大多數大學生的實際水平與他們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落榜的考生,他們有較高的實際水平。
C.目前,沒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滿意的招生制度。
D.無合格的實際水平的考生被錄取,是考場舞弊所致。
解析:題干實際上作出了三個斷定:
斷定一:目前的高考制度從總體上說有利于公正合理地選拔合格的大學生。
斷定二:目前的高考制度不可能保證絕對公正合理地選拔大學生,其中存在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斷定三:目前,沒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滿意的招生制度。
A項符合斷定一;B項符合斷定二;C項即是斷定三。題干顯然沒有斷定D項斷定的內容。答案是D。
3、以下諸項結論都是根據1996年度當代商城各個部收到的雇員報銷單據綜合統計所得到的。在此項綜合統計作出后,各個部又都收到了雇員交來的補充報銷單據。
以下哪項結論不可能被補充報銷單據的新的統計事實推翻____
A.會計部僅有15個雇員交了報銷單據,報銷了至少4000元。
B.銷售部至少有25個雇員交了報銷單據,報銷了至少20萬元。
C.超市部至少有20個雇員交了報銷單據,報銷額不多于3萬元。
D.公關部至多只有一個雇員交了報銷單據,報銷額不多于2000元。
解析:補充報銷單據的新的統計事實對于原有的統計結論來說,第一,不可能減少交報銷單據的雇員的人數,第二,不可能減少報銷金額的總數。B項斷定銷售部至少有25個雇員交了報銷單據,報銷了至少20萬元,不管新的統計事實顯示報銷總額增加了多少,交報銷單據的雇員人數增加了多少,這個原有的統計結論總是成立的。因此B項中的結論不可能被補充報銷單據的新的統計事實推翻。C和D項中關于報銷金額的結論很可能被補充報銷單據的新的統計事實推翻。A項中關于交報銷單據的雇員人數的結論很可能被補充報銷單據的新的統計事實推翻。答案是B。
4、一個善的行為,必須既有好的動機,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傷害他人,或者雖然是無意傷害他人,但這種傷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預見的,在這兩種情況下,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都是惡的行為。
以下哪項敘述,最符合題干的斷定____
A.P先生寫了一封試圖挑撥E先生與他女友之間關系的信。P的行為是惡的,盡管這封信起到了與他的動機截然相反的效果。
B.為了在競爭中順利晉升,J先生利用業余時間解決積壓的醫療索賠案件。J的行為是善的,因為S小姐的醫療請求因此得到了及時的補償。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漢堡包給了街上的一個乞丐。由于乞丐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無意中實施了一個惡的行為。
D.S女士義務幫鄰居照看三歲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時跑到馬路上結果被車撞了。盡管S女士無意傷害這個小孩,但她的行為還是惡的。
解析:A項中P先生的所為盡管有傷害他人的動機,但事實上并沒造成傷害,根據題干,不能斷定其所為是惡的。
B項中J先生的動機雖然不能認為就是壞的,但沒有理由認為是好的。根據題干,不能依此斷定其所為是善的。
C項中M女士的行為雖然造成了傷害,但出于無意,并且其傷害可能性不可預見,因此,不能認為是惡的。
D項中S女士對小孩的傷害雖然是無意的,但這種傷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她的行為還是惡的。D項符合題干的斷定。
答案是D。
5、有人提出通過開采月球上的氦-3來解決地球上的能源危機,在熔合反應堆中氦-3可以用作燃料。這一提議是荒謬的。即使人類能夠在月球上開采出氦-3,要建造上述熔合反應堆在技術上至少也是50年以后的事。地球今天面臨的能源危機到那個時候再著手解決就太晚了。
以下哪項對題干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的理解最為準確____
A.如果地球今天面臨的能源危機不能在50年內得到解決,那就太晚了。
B.開采月球上的氦-3不可能解決地球上近期的能源危機。
C.開采和利用月球上的氦-3只是一種理論假設,實際上做不到。
D.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技術突破至少需要50年。
解析:B項最為準確地表達了題干的意思。其余各項均不恰當。例如,A項雖然表達了題干的一個觀點,但這并不是題干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C項不符合題干表達的觀點。答案是B。
6—7基于以下題干:
人的行為,分為私人行為和社會行為,后者直接涉及他人和社會利益。有人提出這樣的原則:對于官員來說,除了法規明文允許的以外,其余的社會行為都是禁止的;對于平民來說,除了法規明文禁止的以外,其余的社會行為都是允許的。
6、為使上述原則能對官員和平民的社會行為產生不同約束力,以下哪項必須假設____
A.官員社會行為的影響力明顯高于平民。
B.法規明文涉及(允許或禁止)的行為,并不覆蓋所有的社會行為。
C.平民比官員更愿意接受法規的約束。
D.官員的社會行為如果不加嚴格約束,其手中的權力就會被濫用。
解析:題干的原則要表達的意思是,有一些社會行為,法律既不允許,也不禁止。這類行為,禁止官員實施,但允許平民實施。因此,要使題干的原則能對官員和平民的社會行為產生不同的約束力,必須假設,法規明文涉及(允許或禁止)的行為,并不覆蓋所有的社會行為。答案是B。
7、如果實施上述原則能對官員和平民的社會行為產生不同的約束力,則以下各項斷定均不違反這一原則,除了____
A.一個被允許或禁止的行為,不一定是被法規明文允許或禁止的。
B.有些行為,允許平民實施,但禁止官員實施。
C.有些行為,允許官員實施,但禁止平民實施。
D.官員所實施的行為,如果法規明文允許,則允許平民實施。
E.官員所實施的行為,如果法規明文禁止,則禁止平民實施。
解析:由題干,允許官員實施的行為,一定是法律允許的行為,不可能禁止平民實施。因此,C項違反題干的原則。其余各項均不違反題干的原則。例如,B項不違反。因為允許平民實施的行為,包括法律允許和法律既不允許,也不禁止這兩部分。由題干,后一部分禁止官員實施。答案是C。
3、排兵布陣講究形與勢,被喻為“兵力的配方”。形是配好了的成藥,放在藥店里,可以直接購買使用;勢是由有經驗的大夫為病人開的處方,根據病情的輕重,斟酌用量,增減其味,配伍成劑。沖鋒陷陣也講究形與勢,用拳法打比方,形是拳手的身高、體重和套路;勢就是散打,根據對手的招式隨機應變。
以下哪項陳述是對上文所說的形與勢的特征的最準確概括____
A.用兵打仗好比下棋,形是行棋的定式和棋譜;勢是接對方的招,破對方的招,反應越快越好。
B.形是可見的、靜態的、事先設置的東西;勢是看不見的、動態的、因敵而設的東西。
C.形好比積水于千仞之山,蓄之越深,發之越猛;勢好比在萬仞之巔滾圓石,山越險,石越速。
D.行醫是救人,用兵是殺人,很不相同。然而,排兵布陣與調配藥方卻有相似之處。
解析:題干通過配藥與拳法的實例,形象地說明形與勢的關系。B項是對題干形象地說明的形與勢關系的一般性概括。A項也是通過實例說明形與勢的關系。這種說明符合題干,但不是一般性概括。C和D項不符合題干的意思。答案是B。
2、賈女士:如果外星人訪問過地球,那么,他們肯定是為了尋找能和他們交流的智能動物。但從來未有我們人類和外星人交往的記錄。因此可以斷定,從來沒有外星人訪問過我們這個星球。
陳先生:或許他們不認為人類具有智能。
以下哪項是對陳先生的反應的最恰當評價____
A.他沒有領會賈女士的觀點。
B.他認為賈女士表述的假設或許不能成立。
C.他認為賈女士隱含的假設或許不能成立。
D.他認為外星人訪問過我們這個星球。
解析:在賈女士的論證中,表述出來的假設是:如果外星人訪問過地球,那么,他們肯定是為了尋找能和他們交流的智能動物(假設1)。為了使賈女士的論證成立,還必須有一個假設,即外星人認為人類是智能動物(假設2),否則,就不能由假設1和“從來未有我們人類和外星人交往的記錄”,得出“從來沒有外星人訪問過我們這個星球”的結論。假設2沒有表述出來,因而是隱含的前提。陳先生并沒有對假設1提出質疑,因而B不恰當。陳先生表示疑問的是假設2,因而C恰當。其余各項都不恰當。答案是C。
四、解釋
1、軍隊的戰斗力取決于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在2008年與俄羅斯的軍事沖突中損失慘重的格魯吉亞,準備花費90億美元,用現代化裝備重新武裝自己的軍隊。盡管美國非常支持格魯吉亞加強軍事力量,卻不準備將先進的武器賣給它。
以下各項陳述,除哪項陳述外,都可以解釋美國的這種作法____
A.格軍的戰機在開戰后數小時就放棄起飛,巡邏艇直接被俄軍俘獲并用卡車運走。
B.格魯吉亞軍隊為這場戰爭準備了3年,盡管全副美式裝備,卻不堪一擊。
C.俄羅斯準備要求安理會對格魯吉亞實行武器禁運。
D.格軍的一名高級將領臨陣脫逃,把部隊丟棄不顧。
解析:需要解釋的是,盡管美國非常支持格魯吉亞加強軍事力量,卻不準備將先進的武器賣給它。A、B和C項都能對此提供解釋,例如D項有利于說明,美國即使提供武器,也不一定起到加強格魯吉亞軍事力量的目的。因為軍隊的戰斗力不光取決于武器裝備,也取決于人員素質。C項不能對此提供解釋。答案是C。
2、為緩解石油緊缺,我國于5年前開始將玉米轉化為燃料乙醇的技術產業化,俗稱“糧變油”,現在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產業。2004年到2006年我國連續三年糧食豐收,今年國際石油價格又創新高,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卻通知停止以糧食生產燃料乙醇的項目。
以下哪項陳述如果為真,能夠最好地解釋上述看似矛盾的現象____
A.5年前“糧變油”項目是一項消化陳化糧的舉措。
B.“糧變油”項目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比緩解石油緊缺更重要。
C.我國已經研究出用秸桿生產燃料乙醇的關鍵技術。
D.在我國玉米種植區,近年來新建的乙醇廠開始與飼料生產商爭奪原料。
解析:A和B項都能解釋題干,但顯然B項的力度大于A項。答案是B。
3、夜晚點燃艾葉驅蚊曾是龍泉山區引起家庭火災的重要原因。近年來,盡管使用艾葉驅蚊的人家顯著減少,但是,家庭火災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并沒有呈現減少的趨勢。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能夠解釋上述情況,除了____
A.與其它引起龍泉山區家庭火災的原因比較,夜晚點燃艾葉引起的火災所導致的損害相對較小。
B.夜晚點燃艾葉所導致的火災一般在家庭成員睡熟后發生。
C.龍泉人對夜晚點燃艾葉導致火災的防范意識增加了,但對其它火災隱患防范并沒有加強。
D.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居室內木質家具和家用電器增多,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比過去更為猛烈。
解析:A、C、D和E項均能解釋題干。如A項有助于這樣解釋題干:近年來家庭火災主要不是由夜晚點燃艾葉引起的。與其它引起龍泉山區家庭火災的原因比較,夜晚點燃艾葉引起的火災所導致的損害相對較小。這樣,盡管近年來使用艾葉驅蚊的人家顯著減少,但是,家庭火災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并沒有呈現減少的趨勢。B項不能解釋題干。答案是B。
4、馬曉敏是眼科醫院眼底手術的一把刀,也是湖城市最好的眼底手術醫生。但是,令人費解的是,經馬曉敏手術后患者視力獲得明顯提高的比例較低。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助于解釋以上陳述____
A.眼底手術大多是棘手的手術,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B.除了馬曉敏以外,湖城市眼科醫院缺乏能干的眼底手術醫生。
C.除了眼底手術,馬曉敏同時精通其它眼科手術。
D.湖城市眼科醫院難治的眼底疾病患者的手術大多數都是由馬曉敏醫生完成的。
解析:題干需要解釋的是,為什么馬曉敏醫術最高,但其手術效果明顯的比例并不高。E項的解釋是:因為其手術的眼病大都較為難治。在諸選項中,顯然是最有力的。答案是D。
5、汽車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所處理的汽車被盜索賠案中,安裝自動防盜系統汽車的比例明顯低于未安裝此種系統的汽車。這說明,安裝自動防盜系統能明顯減少汽車被盜的風險。但警察局的統計數據卻顯示:在報案的被盜汽車中,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比例高于未安裝此種系統的汽車。這說明,安裝自動防盜系統不能減少汽車被盜的風險。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利于解釋上述看來矛盾的統計結果____
A.許多安裝了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車主不再購買汽車被盜保險。
B.有些未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被盜后,車主報案但未索賠。
C.安裝自動防盜竊案系統的汽車大都檔次較高;汽車的檔次越高,越易成為盜竊的對象。
D.汽車失盜后,車主一般先到警察局報案,再去保險公司索賠。
解析:如果A項為真,則說明,許多安裝了自動防盜系統的被盜汽車失主并未購買汽車被盜保險,他們會去警察局報案,但不會去保險公司索賠。這有說服力地解釋了題干看來矛盾的統計結果。答案是A。
6、胡蘿卜、西紅柿和其他一些蔬菜含有較豐富的β-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具有防止細胞癌變的作用。近年來提煉出的β-胡蘿卜素被制成片劑并建議吸煙者服用,以防止吸煙引起的癌癥。然而,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經常服用β-胡蘿卜素片劑的吸煙者反而比不常服用β-胡蘿卜素片劑的吸煙者更易于患癌癥。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矛盾____
A.有些β-胡蘿卜素片劑含有不潔物質,其中有致癌物質。
B.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地區的居民吸煙者中癌癥患者的比例都較其他地區高。
C.經常服用β-胡蘿卜素片劑的吸煙者有其它許多易于患癌癥的不良習慣。
D.吸煙者吸入體內煙霧中的尼古丁與β-胡蘿卜素發生作用,生成一種比尼古丁致癌作用更強的有害物質。
解析:D項如果為真,說明β-胡蘿卜素的抗癌作用,不是無條件的。吸煙者吸入體內煙霧中的尼古丁與β-胡蘿卜素發生作用,生成一種比尼古丁致癌作用更強的有害物質,這就造成經常服用β-胡蘿卜素片劑的吸煙者反而比不常服用β-胡蘿卜素片劑的吸煙者更易于患癌癥。這有說服力地解釋了題干陳述的現象。答案是D。
五、識別
1、研究表明,在大學教師中,有90%的重度失眠者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張宏是一名大學教師,而且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所以,張宏很可能是一位重度失眠者。
以下哪項陳述最準確地指明了上文推理中的錯誤____
A.它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張宏有可能屬于那些10%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而沒有患重度失眠癥的人。
B.它依賴一個未確證的假設: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的大學教師有90%是重度失眠者。
C.它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除了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以外,還有其它導致大學教師重失眠癥的原因。
D.它依賴一個未確證的假設: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是人們患重度失眠癥的惟一原因。
解析:題干的推理的漏洞在于:把題干的條件“大學教師中90%的重度失眠者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誤讀為“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的大學教師有90%是重度失眠者”。只有依賴這個誤讀的未確證的假設才能得出題干的結論。B項正確地指明了這一點。答案是B。
2、子顧頡剛先生認為,《周易》卦爻辭中記載了商代到西周初葉的人物和事跡,如高宗伐鬼方、帝乙歸妹等,并據此推定《周易》卦爻辭的著作年代當在西周初葉。《周易》卦爻辭中記載的這些人物和事跡已被近年來出土的文獻資料所證實,所以,顧先生的推定是可靠的。
以下哪項陳述最準確地描述了上述論證的缺陷____
A.卦爻辭中記載的人物和事跡大多數都是古老的傳說。
B.論證中的論據并不能確定著作年代的下限。
C.傳說中的人物和事跡不能成為證明著作年代的證據。
D.論證只是依賴權威者的言辭來支持其結論。
解析:《周易》卦爻辭中記載了商代到西周初葉的人物和事跡,只能說明其著作年代不早于西周初葉,不能說明不晚于西周初葉。B項指出,依據《周易》卦爻辭中記載了商代到西周初葉的人物和事跡,只能確定其著作年代的上限,不能確定其下限,這準確地概括了題干論證的缺陷。答案是B。
3、和平基金會決定中止對S研究所的資助,理由是這種資助可能被部分地用于武器研究。對此,S研究所承諾:和平基金會的全部資助,都不會用于任何與武器相關的研究。和平基金會因此撤銷了上述決定,并得出結論:只要S研究所遵守承諾,和平基金會的上述資助就不再會有利于武器研究。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和平基金會上述結論中的漏洞____
A.忽視了這種可能性:S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諾。
B.忽視了這種可能性:S研究所可以用其它來源的資金進行武器研究。
C.忽視了這種可能性:和平基金會的資助使S研究所有能力把其它資金改用武器研究。
D.忽視了這種可能性:武器研究不一定危害和平。
解析:題干的結論斷定:S研究所遵守承諾,是和平基金會的資助不再會有利于武器研究的充分條件。C項陳述了這一條件關系不能成立的理由,因此最為恰當地概括了這一結論的漏洞。其余各項均不足以說明這一條件關系不成立。例如,即使事實上S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諾,題干所斷定的條件關系仍然可以成立。因此,A項不恰當。答案是C。
4、統計顯示,在汽車事故中,裝有安全氣囊汽車的比例高于未裝安全氣囊的汽車。因此,在汽車中安裝安全氣囊,并不能使車主更安全。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指出了上述論證的漏洞____
A.不加說明就予假設:任何裝有安全氣囊汽車都有可能遭遇汽車事故。
B.忽視了這種可能性:未裝安全氣囊的車主更注意謹慎駕駛。
C.不當地假設:在任何汽車事故中,安全氣囊都會自動打開。
D.不當地把發生汽車事故的可能程度,等同于車主在事故中受傷害的嚴重程度。
解析:安全氣囊的效用,不在于避免汽車事故;而在于當事故發生時減少車主受傷害的程度。題干的論證忽略了這一點。D項恰當地指明了這一點。答案是D。
六、確定焦點
確定爭論焦點,是語義辨析試題中常見的一種類型。題干是兩方分別陳述自己的觀點,問題要求確定爭論的焦點。正確選項是一個問題,或能還原成一個問題。正確選項具有這樣兩個特點,或者說必須滿足這樣兩個要求:第一,題干雙方對這一問題都有自己明確的觀點;第二,這兩種觀點是對立的。不正確的選項不具有這兩個特點。
1、吳大成教授:各國的國情和傳統不同,但是對于謀殺和其它嚴重刑事犯罪實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公開宣判和執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比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肯定要大得多,這是社會自我保護的一種必要機制。
史密斯教授:我不能接受您的見解。因為在我看來,對于十惡不赦的罪犯來說,終身監禁是比死刑更嚴厲的懲罰,而一般的民眾往往以為只有死刑才是最嚴厲的。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兩人爭論的焦點____
A.兩人對各國的國情和傳統有不同的理解。
B.兩人對什么是最嚴厲的刑事懲罰有不同的理解。
C.兩人對執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D.兩人對產生惡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解析:由題干,不難得出結論:吳大成教授認為執行死刑的目的是有效地阻止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而史密斯認為執行死刑的目的是給十惡不赦的罪犯以最嚴厲的懲罰。兩人對執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B項不恰當。因為由題干,確實可以得出,史密斯認為對于十惡不赦的罪犯,最嚴厲的刑事懲罰是終身監禁;但由題干不能得出吳大成教授對這一問題持何種見解。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吳大成同意斯密在這一問題上的見解,但為了震懾社會,有效地阻止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同時主張執行死刑。因此,C項的評價最為恰當。答案是C。
2、鄭女士:衡遠市過去十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比易陽市高,因此衡遠市的經濟前景比易陽市好。
胡先生:我不同意你的觀點。衡遠市的GDP增長率雖然比易陽市高,但易陽市的GDP數值卻更大。
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鄭女士和胡先生爭議的焦點____
A.比較兩個城市的經濟前景,GDP數值與GDP增長率哪個更重要?
B.衡遠市的GDP增長率是否確實比易陽市高?
C.一個城市的GDP數值大,是否經濟前景一定好?
D.一個城市的GDP增長率高,是否經濟前景一定好?
解析:由題干,鄭女士認為衡遠市的經濟前景比易陽市好,根據是衡遠市的GDP增長率較高。胡先生認為易陽市的經濟前景比衡遠市好,根據是易陽市的GDP數值較大。顯然,兩人爭論的焦點是,比較兩個城市的經濟前景,GDP數值與GDP增長率哪個更重要。答案是A。
3、張教授:和諧的本質是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是和諧的,例如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克隆人是破壞社會和諧的一種潛在危險。
李研究員:你設想的那種危險是不現實的。因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完全相同的僅僅是遺傳基因。克隆人在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必然在外形、個性和人生目標等諸方面形成自己的不同特點。如果說克隆人有可能破壞社會和諧的話,我看一個現實危險是,有人可能把他的克隆復制品當作自己的活“器官銀行”。
這兩人爭論的焦點是____
A.克隆人是否會破壞社會的和諧?
B.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的遺傳基因是否可能不同?
C.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是否完全相同?
D.是否可能有人把他的克隆復制品當作自己的活“器官銀行”?
解析:由題干可以得出,張教授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完全相同,而李研究員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不完全相同。這是兩人的爭論焦點。其余各項均不恰當。例如,A項不恰當。因為由題干能得出,張教授認為克隆人會破壞社會的和諧,但由題干不能得出,李研究員對此持對立的觀點。事實上,李研究員指出了克隆人有可能破壞社會和諧的一個現實危險。因此,C項恰當。答案是C。
4、張強:快速而精確地處理訂單的程序有助于我們的交易。為了增加利潤,我們應該運用電子程序而不是手工操作,運用電子程序,客戶的訂單就會直接進入所有相關的隊列之中。李明:如果我們啟用電子訂單程序,我們的收入將會減少。很多人在下訂單時更愿意與人打交道。如果我們轉換成電子訂單程序,我們的交易會看起來冷漠而且非人性化,我們吸引的顧客就會減少。
張強和李明的意見分歧在于____
A.改用電子訂單程序是否會有益于他們的財政收益。
B.更快且更精確的訂單程序是否會有益于他們的財政收益。
C.電子訂單程序是否比手工訂單程序更快、更精確。
D.對多數顧客而言,電子訂單程序是否真的顯得冷漠和非人性化。
解析:張強認為:“為了增加利潤,我們應該運用電子程序”;李明認為:“如果我們啟用電子訂單程序,我們的收入將會減少”。這說明兩人的意見分歧在于:改用電子訂單程序是否會有益于他們的財政收益。其余各項不能準確概括兩人的意見分歧。例如D項不能。由題干,李明認為電子訂單程序顯得冷漠和非人性化,但題干不能說明,張強對此持不同意見。答案是A。
5—6基于以下題干:
張教授:在南美洲發現的史前木質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有的科學家認為,這些工具是其祖先從西伯利亞遷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這一觀點難以成立。因為要到達南美,這些人群必須在13000年前經歷長途跋涉,而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從未發現13000年前的木質工具。
李研究員:您恐怕忽視了:這些木質工具是在泥煤沼澤中發現的,北美很少有泥煤沼澤。木質工具在普通的泥土中幾年內就會腐爛化解。
5、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張教授與李研究員所討論的問題____
A.上述史前木質工具是否是其祖先從西伯利亞遷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
B.張教授的論據是否能推翻上述科學家的結論?
C.上述人群是否可能在13000年前完成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長途跋涉?
D.上述木質工具是否只有在泥煤沼澤中才不會腐爛化解?
解析:張教授的論據是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從未發現13000年前的木質工具。張教授認為這一論據能推翻科學家的結論,因為如果在南美洲發現的史前木質工具是其祖先從西伯利亞遷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那么,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應該能發現13000年前的木質工具。李研究員認為這一論據不能推翻科學家的結論。因為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未發現13000年前的木質工具,不等于13000年前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一定沒有此種木質工具。此種存在過的木質工具可能因為不具備土質條件而腐爛化解了。因此,兩人爭論的問題是張教授的論據是否能推翻上述科學家的結論。其余概括均不恰當。例如A不恰當。題干可說明,張教授認為,上述史前木質工具是其祖先從西伯利亞遷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這一觀點不能成立;但題干不能說明,李研究員認為這一觀點能成立。答案是B。
6、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李研究員的應對方法____
A.質疑張教授的隱含假設。
B.引用與張教授的結論相左的權威性研究成果。
C.指出張教授曲解了科學家的觀點。
D.指出張教授的論據違背事實。
解析:張教授隱含的假設是,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間,如果存在過13000年前的木質工具,就應該如同在南美洲那樣能被發現。李研究員對這一隱含假設進行了質疑。答案是A。
7—8基于以下題干:
陳先生:有的學者認為,蜜蜂飛舞時發出的嗡嗡聲是一種交流方式,例如,蜜蜂在采花粉時發出的嗡嗡聲,是在給同一蜂房的伙伴傳遞它們正在采花粉位置的信息。但事實上,蜜蜂不必通過這樣費勁的方式來傳遞這樣的信息。它們從采花粉處飛回蜂房時留下的氣味蹤跡,足以引導同伴找到采花粉的地方。
賈女士: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許多動物在完成某種任務時都可以有多種方式。例如,有些蜂類可以根據太陽的位置,也可以根據地理特征來辨別方位,同樣,對于蜜蜂來說,氣味蹤跡只是它們的一種交流方式,而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
7、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陳先生和賈女士所爭論的問題____
A.關于動物行為方式的一般性理論,是否能只基于對某種動物的研究?
B.對蜜蜂飛舞時發出的嗡嗡聲,是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
C.是否只有蜜蜂才有能力向同伴傳遞位置信息?
D.蜜蜂在采花粉時發出的嗡嗡聲,是否在給同一蜂房的伙伴傳遞所在位置的信息?
解析:陳先生認為,蜜蜂飛舞時發出的嗡嗡聲,并不是在給同一蜂房的伙伴傳遞它們正在采花粉位置的信息,因為蜜蜂從采花粉處飛回蜂房時留下的氣味蹤跡,足以引導同伴找到采花粉的地方。
賈女士認為,動物在完成某種任務時都可以有多種方式,因此,不能根據蜜蜂從采花粉處飛回蜂房時留下的氣味蹤跡,足以引導同伴找到采花粉的地方,就得出結論,蜜蜂飛舞時發出的嗡嗡聲,不是在給同一蜂房的伙伴傳遞它們正在采花粉位置的信息。
因此,兩人所爭論的問題是:蜜蜂在采花粉時發出的嗡嗡聲,是否在給同一蜂房的伙伴傳遞所在位置的信息?答案是D。
8、在賈女士的應對中,提到有些蜂類辨別方位的方式。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這一議論在賈女士應對中所起的作用____
A.指出陳先生所使用的“動物交流方式”這一概念存在歧義。
B.提供具體證據用以支持一般性的結論。
C.對陳先生的一個關鍵論據的準確性提出質疑。
D.指出陳先生的結論直接與他的某一個前提矛盾。
解析:賈女士的結論是:對于蜜蜂來說,氣味蹤跡只是它們的一種交流方式,而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這是一般性的結論。賈女的論據是:有些蜂類可以根據太陽的位置,也可以根據地理特征來辨別方位。這是具體證據。因此,賈女士的論證方法是:提供具體證據用以支持一般性的結論。答案是B。
9、司機:有經驗的司機完全有能力并習慣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駛。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時速不應由120公里改為現在的110公里,因為這既會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
交警:每個司機都可以在法律規定的速度內行駛,只要他愿意。因此,把對最高時速的修改說成是某些違規行為的原因,是不能成立的。
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上述司機和交警爭論的焦點____
A.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是否必要。
B.有經驗的司機是否有能力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駛。
C.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是否一定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
D.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實施后,有經驗的司機是否會在合法的時速內行駛。
解析:司機的結論是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時速不應由120公里改為現在的110公里。理由是兩條:第一,會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第二,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交警的反駁,不是針對司機的結論,因此A項不成立;也不是針對第一條理由,因此,E項不成立。交警的反駁是針對司機的第二條理由,顯然,B和D項對司機和交警爭論焦點的概括都不準確。因此,C項成立。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