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下列對“公告”文體特點的說明中,錯誤的一項是:
A.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
B.文字要求簡短、準確。
C.語氣要求莊重、平和。
D.行文要求細致、周到。
22.下列對“通告”文體特點的說明中,錯誤的一項是:
A.發布在一定范圍內應當遵守的事項。
B.告知的范圍比公告寬泛。
C.通告發布機關的級別一般比公告發布者低。
D.通告的文字具有強制力和嚴肅性。
23.下列根據現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函”的說明中,錯誤的一項是:
A.適用于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
B.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
C.也用于向有關主管部門的請求和批準。
D.函是公文中最為靈活的一個文種。
24.下列術語解釋中錯誤的一項是:
A.“會商”指若干單位見面協商。
B.“審核”又稱送審,指送領導審查。
C.“簽發”指文件經領導人核準簽字發出。
D.“注發”同簽發。
25.禁止在主送某機關的同時抄送發文單位下級機關的文件是:
A.主送給某下級有關單位的政策性批復。
B.主送給平級機關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指示的文件。
D.主送給上級機關的報告性文件。
參考答案:
1.D 該題涉及“公告”的特點。A項涉及公告的內容;B項涉及公告的文字要求;C項涉及公告的語氣要求。因此,錯誤的一項是D.
2.B 該題涉及“通告”的特點。A項涉及通告的內容; C項涉及通告與公告的區別; D項涉及通告的文字要求。因此,錯誤的一項是B.
3.C 該題涉及“函”的特點。A項涉及函的使用范圍;B項涉及函的功用;D項涉及函的特點。因此,錯誤的一項是C.函不能用于請求批準,請求批準用“請示”。
4.D 該題涉及公文由送審到注發諸環節的術語含義。A會商→B送審(審核)→C簽發→D注發,可見“注發”與“簽發”不是一個概念,錯誤的一項是D.
5.C 該題涉及公文行文規則。A項與題干矛盾;B項既為商洽性函件,何必抄送下級機關;D項既為給上級機關的文件,何必抄送下級機關;公文行文規則中有一條規定,即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批示的文件,禁止同時抄送給下級機關。因此答案是C.
26.下列各句在表達上有歧義的是:
A.當面不說背后亂說是自由主義的表現。
B.小張調到報社工作才三天,許多人還不認得。
C.誰也不會否認,發展國民經濟需要教育。
D.在工地上,馬達轟鳴,人來人往,到處是繁忙的景象。
27.將一組詞語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即使是一個最簡單、最平常的句子,由于語境不同,也會表達不同的意思。比如“你怎么啦”這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示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還可以表示_______.離開語境,是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意義的。
A.懷疑 焦急 緊張 激動
B.擔心 沮喪 害羞 失望
C.不解 驚奇 關切 責備
D.詢問 痛苦 驚惶 喜悅
28.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煤炭、石油、鋼鐵等是發展工業所必須的原料。
B.隨地吐痰不文明,是一種違犯社會公德的行為。
C.有的城市缺乏統一規劃,經營出租汽車的單位太多,以致供過于求。
D.他是梨園世家出生,耳濡目染,各種戲路子都熟悉了。
29.下列各項中對修辭手法所作的說明,不恰當的一項是:
A.“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在這里彈琴。”這里運用了比擬的手法。
B.“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里運用了雙關的手法。
D.“突然,從海底傳來一聲轟響,右前方的海面上沖起幾十米高的水柱,像寶塔一樣兀立在海面上。”這里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30.下列作品、作家、國別(或朝代)對應都正確的一組是:
A.《老殘游記》——劉鶚——明代 《奧賽羅》——莎士比亞——英國
B.《儒林外史》——吳敬梓——清代 《堂吉訶德》——塞萬提斯——西班牙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紅與黑》——莫泊桑——法國
D.《琵琶行》——白居易——唐代 《茶花女》——大仲馬——法國
參考答案:
26.B B句既可以理解為“小張還不認得許多人”,也可以理解為“許多人還不認識小張”。
27.C “你怎么啦”一般不用于表示“激動”(A)、“害羞”(B)、“喜悅”(D)等。
28.C A應為“必需”。B應為“違反”。D應為“出身”。
29.D D“像寶塔一樣……”,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
30.B A“劉鶚”是“清代”作家。C《紅與黑》的作者是司湯達。D《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馬。
3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殘羹冷炙 凜冽 平心而論 狙擊
B. 觥籌交錯 隕落 暗然銷魂 贏利
C. 萬馬齊喑 分歧 待價而沽 修葺
D. 固步自封 蔓延 一籌莫展 履任
3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1) 這些歌謠雖然不多,但很可貴,都是未經__________的第一手資料。
(2) 大專以上畢業以及具有________者,相同條件下將優先予以錄取。
(3) 這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________。”
A. 竄改 學歷 實行
B.篡改 學力 實行
C.竄改 學力 施行
D.篡改 學歷 施行
3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 這些健兒在為取得的優異成績彈冠相慶時,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些與自己患難與共的幕后英雄。
B. 他那篇關于國企改革的論文,運用了鄧小平理論,有數據,有分析,符合我國的國情,真是不刊之論。
C. 一位穿著褪色米黃風雨衣的莘莘學子,腋下夾了一摞書,迎著颯颯江風向圖書館匆匆走去。
D. 三人成虎可以說是咱們早已有之的關于團結的說喻了,一根筷子擰得斷,一把筷子擰不斷就是這個道理。
3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消費者一旦被認定受到經營者的損害,經營者將對消費者支付至少5萬元以上的精神賠償費。
B. 這名出租車司機故意繞道多收費,屬于嚴重違紀,市出租車管理處已決定取消他的營業資格。
C. 經過認真討論,大家一致認識到,只要努力學習,就完全可以避免少犯一些這類錯誤的,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D. 對此,消費者應弄清“三包”的真實概念,有關部門也應予以重視,按照國家規定堅決制止這類“保修卡”的出籠。
35.指出下面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莫泊桑是十九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長篇小說《紅與黑》《俊友》。
B.《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選自元末明初吳承恩的長篇小說《水滸傳》。
C.《呂氏春秋》又名《呂覽》,之所以有“呂”字,是因為它是由秦相呂不韋編寫的。
D.《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的最大一部編年體通史。
參考答案:C A D D A
36.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鳳毛麟角 飲鴆止渴 聲名狼藉
B.草菅人命 懲前斃后 紛至沓來
C.絡繹不絕 無精打采 按步就班
D.為虎作倀 病人膏盲 剛愎自用
37.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A.畸形(ji)櫛風沐雨(jie) 酗酒(xu)
B.狙擊(ju)勝券在握(quan) 羸弱(ying)
C.殷紅(yan)面面相覷(xu) 逡巡(qun)
D.哺育(bu)咎由自取(jiu) 殲滅(jian)
38.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偏聽偏信 背信棄義 信馬由韁 威信掃地
B.秣馬厲兵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棄甲曳兵
C.櫛風沐雨 風聲鶴唳 移風易俗 附庸風雅
D.鄭重其事 平安無事 大事宣揚 事半功倍
39.將關聯詞語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_______只到理性認識為止,_______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_______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來說,_______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
A.雖然 但 即使 也
B.如果 那么 而且 還
C.即使 也 然而 還
D.不但 而且 因為 其實
40.下面加線的字、字形和解釋都正確的一組是:
A.自當服膺(胸,代心) 眾口爍(熔化)金 涸(放干)澤而漁
B.淆(混雜)亂乾坤 素昧(糊涂)平生不事稼穡(收割)
C.繁冗(多余無用的)拖沓 言簡意賅(完備) 不名(占有)一錢
D.潛(暗地里)移默化 毫不慳(吝嗇)吝穹穹(孤單無依靠)孑立
參考答案:1.A B應為“懲前毖后”。C應為“按部就班”。D應為“病入膏肓”。
2.D A應為“櫛(zhi)風沐雨”。B應為“羸(lei)弱”。C應為“面面相覷(qu)”。
3.B B中的“兵”都是“兵器”的意思。
4.B 第一個空和后面的一句子之間是假設與結果一致的假設復句,應用“如果”,而不是“即使”。
5. C 其余:A.“爍”應為“鑠”;B.“糊涂”應為“不了解”;D.“穹穹”應為“煢煢”。
41.下面成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
A.當謀士的言辭說不到點子上時,書籍將會一語破的。
B.我們稱之為天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都有一種獨樹一幟的意識。
C.有了下游控制泥沙排放量的有效手段,我們就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作為緩沖,在黃土高原上“破釜沉 舟”,最后根治水土流失,從而實現黃河的長治久安。
D.逆境使天才脫穎而出,順境會埋沒天才。耐性是天才必不可少的素質。
42.下面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在伊犁,無論是歷史學家和普通百姓,都無法忘記這樣一個人的功績,他就是林則徐。
B.她動情地說:“沒想到同宿舍的一位大姐的籍貫也是浙江湖州人。”
C.很明顯,此事的成功與否,前提需有省市兩級政府參與,省市兩級體委通力合作。
D.別以為命運能支配一切,美德的力量可以使她俯首帖耳。
43.下面六句能構成對偶句的兩句是
A.殘雪壓枝猶有橘
B.深巷明朝賣杏花
C.丁香初綻悠悠云
D.柳絮池塘淡淡風
E.凍雷驚筍欲抽芽
F.琵琶卻傳來漢家
44.下邊標點使用有誤的一句是:
A.他竟天真地問記者:“除了恩格貝還有什么地方?”記者頓時語塞,真想自問一聲:“我們中 國人又有多少知道恩格貝呢?
B.王明海有苦難言:三分之一的資金怎么落實?3 元錢一顆樹苗,出一元錢,也得 100 萬元。他怎么拿 得出?眼下正辦礦泉水廠,又從非洲引進鴕鳥,開發沙漠。
C.更有人善意地開導他:在國營大企業中擔任領導職務,至少吃飯有保障。然而,都被王明海一言拒絕了:”一心豈可二用!“
D.王陵忍無可忍,終于脫口而出:”這個畜生!“”你干什么?是罵我嗎?“年輕人氣勢洶洶地問。
”啊,不,“王陵心平氣和地說,”我是罵那個大傻瓜魯比。“
參考答案:41. C. ”破釜沉舟“應為”釜底抽薪“。
42. D
43.A、E.
44.A 最后一句不用引號,因是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