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中國MBA招生經驗分享論壇舉行,來自國內123家商學院的MBA項目主任和招生負責人在分享招生經驗的同時,還對2013年全國MBA招生趨勢進行分析,介紹商學院國際化認證等相關內容,探討了MBA生源群體變化以及MBA品牌化發展和招生的關系。
目前,各商學院的2013年MBA招生工作已陸續啟動。7月中上旬,包括清華經管學院、北大光華學院等在內的實施提前批面試的院校將開始第一批面試。在推出項目改革、招生新政等重磅措施吸引更多優質生源的同時,各商學院也在招生細節中大打“服務”牌,除傳統的招生說明會之外,又開始加入公開課、400電話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關鍵詞1——新項目:擴大學科面和招生面
今年,多家知名商學院的MBA項目招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如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推出的3+2計劃,清華經管學院即將啟動的MBA+X雙學位計劃,都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對考生而言,MBA項目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更多機會。
“如果說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內容,招生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招收最好的學生,那么舉辦MBA+X雙學位的目的則是為了充分發揮‘大學中的商學院’(University-Based Business School)的辦學優勢,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機會,以培養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在此前舉辦的2013年MBA項目媒體見面會上如是說。
所謂“MBA+X雙學位”是指同一個學生在獲取清華MBA學位的同時獲得清華大學(招生辦)的另一個專業的研究生學位。與國內其他商學院已經實施的MBA與海外大學聯合或分別授予的雙學位,突出國際化特色不同,這個同一學校、不同專業領域的兩個學位,突出的是不同專業之間的教育融合。
錢穎一表示,開辦“MBA+X雙學位”是人才發展的需要,“伴隨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和科學技術創新的加速,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社會需要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社會也需要一些既精通工程技術或其他專業知識,又懂得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和能力的融合,能夠使得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釋放他們的潛力,并在未來的發展中更有創造力、競爭力和領導力。”
據悉,MBA+X雙學位項目對所有2013年春季學期入校的在職專業碩士學位項目的學生開放,而非限定在某一個專業領域或部分院系。數據顯示,2012年清華共有17個院系招收了春季入校的在職專業碩士,包括工程碩士、藝術碩士和風景園林碩士,約700余人。
在清華關注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同時,北大光華、長江商學院則將目光拓展到了提前延攬優秀本科生。
北大光華推出的“3+2”計劃被網友稱之為“讓本科申請有戲了”。這個計劃針對的是211工程院校優秀本科應屆畢業生。
選拔錄取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年輕人成為光華全日制MBA“預科生”。預科生在達到工作年限要求,并通過全國MBA聯考后,將被正式錄取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博)MBA項目全日制班的學生。
受體制約束少的長江商學院在此方面的舉措則更為簡單、直接。今年,長江商學院在北京校區舉辦了針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Young Scholar Plan”商業未來精英訓練營,完成訓練營,通過面試并最終被錄取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全日制英文MBA項目學習,并有機會獲得36.8萬的全額MBA獎學金。
關鍵詞2——調整學制:精簡各方成本
如果說新項目的推出滿足了不同群體個性化的需求,而學制的調整卻讓更多學生,尤其是想選擇在職MBA項目的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便利、乃至更多異地求學的可能性。
從2013年開始,光華全日制MBA項目由2年全日制學習改為“1年全日制學習+1年模塊制授課”。在職項目由3年在職學習改為2年的模塊制授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MBA項目主任吳聯生認為,模塊制學習和在職MBA項目學制的縮短,一方面為學生節省了時間精力和財力物力,降低了機會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外地的在職菁英,“外地的同學不用離開工作崗位,周五晚上坐高鐵過來上兩天的課,周末晚上就可以回家。工作和學習兩方面都能兼顧。”
同樣將學制改為兩年的還有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在職MBA由3年完成學業變為2年完成學業,主要更合理利用了學生的休息時間,為學生節省了一年寶貴的時間。在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上則沒有變化。”中國傳媒大學MBA學院副院長王雪野表示,今年中傳MBA的課程設置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和專業契合,通過“基礎課”、“平臺課”、“方向課”和“選修課”四個類型滿足同學的各種需求。更重要的是,中傳MBA同學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大平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從學術基礎到文化傳媒應用的各類課程。
其他新趨勢各校MBA學費普遍上漲MBA學費上漲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從2012年的學費情況看,體制內知名商學院的MBA項目學費最高的已經超過20萬,體制外商學院如長江2012年的學費已達到36.8萬。而從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看,2013年,北京部分院校的MBA學費將有較大幅度調整。
“我們不做提前面試,學費做適當的調整,即在連續兩年6.6萬的基礎上,從2013年開始MBA在職班學費調整到9.6萬,國際班調整到11.6萬。”在中國MBA招生經驗分享論壇上,北京理工大學MBA項目主任周畢文透露了學費將提高的信息。
中傳MBA項目的學費也由7.8萬上調至10.8萬。“由于各院校學費的普遍上漲,中傳MBA的學費已由2010年的北京MBA院校第七名降到15名以后,與中傳MBA的品質和服務質量及品牌定位發生了嚴重背離,所以,從2013年開始,中傳MBA的學費為10.8萬。”王雪野也表示,也將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獎學金,其中包括入學獎學金,即入學考試前三名第一志愿考生可獲得5.4萬元人民幣入學獎學金。以及學業獎學金,即每屆同學可獲得總額30萬元人民幣各種獎勵。
打公開課、流媒體等“服務牌”
今年,各商學院在2013年MBA招生競爭中,也在細節處大打“服務”牌,除傳統的招生說明會之外,又新增公開課、400電話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以北大光華為例,在今年的MBA項目全國巡講中有一項新服務“公開課”。據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的楊柳老師介紹,每次公開課都會有兩位教授講課,如6月10日武漢的公開課就由王輝講授“中國企業的領導行為”和張煒教授講述的“新興市場的顛覆創新”。楊柳表示,開設公開課的目的是讓考生提前了解北大光華的授課氛圍、風格、節奏等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的目標院校,而非僅處于品牌考慮。
中傳今年則開通了免費咨詢電話,“‘微(博)招生’也成果顯著,今年我們又會有新的舉措,現在暫時保密。”王雪野笑稱。
MBA中國網總裁張詩華則將關注點更多投到了商學院官方網站之一傳統媒介上,他認為在未來的招生服務中,商學院需要在網站上更多應用流媒體形式。“我們要關注寬帶中國工程正在改變考生的閱讀習慣。瀏覽國外大的商學院會發現大量流媒體的應用,包括哈佛、沃爾頓這些商學院,將公開課,學生感言,或者校友、教授的想法、思想都通過流媒體的形式展現。未來3年里中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入戶的寬帶都可以達到10M。這就意味著我們會從原來只是看文字或圖片轉變為大量地觀看視頻、流媒體。國內這方面做得比較早的是交大安泰,其網站改版的時候大量地應用了流媒體。考生也非常歡迎這樣的形式。這也是商學院在未來網站建設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