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MBA企業案例大賽總決賽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舉行,來自新加坡、澳門、臺灣商學院的MBA學子與內地十三支團隊同臺競技,最后臺灣的政治大學隊脫穎而出,獲得總決賽冠軍;清華大學隊和湖南大學隊獲二等獎。
“案例教學讓同學們感受真實世界的變化,真實世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也可以感受真實的管理創新。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同學們在復雜的多學科環境中分析解決問題,價值非常突出。”在此次案例大賽的致辭中,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夏冬林教授如此評價案例教學對商學院學生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案例教學幾乎成為商學院的代名詞。隨著商學院在內地獲得了井噴式發展,也催生了對本土化案例的強烈需求,包括清華、北大、中歐等在內的國內主要商學院在2000年前后相繼成立了專門的案例開發機構,而像北航等開展MBA教育相對晚一些的院校,也在近兩年成立了案例中心,成為培養學生、連接學院與企業的重要平臺。
商學院案例開始國際化
記者了解到,同時,國外商學院研究公司及其市場環境已成普遍趨勢。近兩年,國內多所知名院校也在案例研發、銷售方面與世界一流商學院進行了有效合作,并加入了相關國際性組織。
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案例中心向哈佛商學院出版社提交的首批8個清華案例已被哈佛案例庫收錄,正式出版發行,意味著清華案例通過哈佛商學院出版網絡開啟了全球化發行之旅。此后,又與歐洲案例交流中心(ECCH)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北航經管學院副院長周寧也表示,“2010年9月成立企業案例研究中心時,我們就跟北大、清華、大連理工、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簽訂了共享協議,這幫助我們走向了國際化。2011年我們又與加拿大毅偉商學院達成協議,購買60個案例用于MBA教學。”
本土案例研發備受重視
在強化國際合作的同時,本土案例的研發也成為國內商學院案例中心的重要工作。多家內地商學院派出骨干教師參加由哈佛商學院主辦的案例方法和以參與者為中心的學習研討班,系統學習和實踐案例開發、案例教學和案例研究的先進理念和系統方法,努力開發本土案例。不少商學院投入大量資金,鼓勵學院教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教學案例。也有一些高校對通過評審、在課堂上經過試用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高質量案例、入選毅偉等國外知名案例庫的案例,不僅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和報酬,而且可以折抵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或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因素。
對學生而言,國內商學院案例中心的發展一方面為他們的日常學習提供更多新鮮的案例素材,同時由案例中心參與或組織的案例大賽、案例講座,甚至讓學生參與教學案例撰寫等多種途徑也讓他們更多地感受到案例教學帶來的裨益。
案例開發
學生參與撰寫案例多方收益
徐志,北航2010級在職MBA,參與撰寫的《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控制權的沖突與調整》,獲得2012年度“F.Warren McFarlan案例獎”,全國僅有3篇入選。
“2011年3月,歐陽桃花老師給我們上《全球化經營與組織架構》課,課堂作業是寫一個熟悉企業的全球化戰略案例。我們小組的案例由我撰寫。課堂展示時,歐陽老師對案例的故事和探討的問題有興趣。”回憶當時的情景,徐志坦言有幸運的成分,“最初只是完成作業,沒想過還能參與教學案例開發。”
歐陽桃花是北航企業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她也一直留意從MBA學生中尋找素材開發合適的教學案例,“當時課上有好幾個學生寫的案例都很有趣,徐志的案例并不是最突出,但當我表明想和學生一起開發案例時,徐志最積極主動,他有13年的從業經歷,對企業、行業有足夠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徐志發現真正撰寫教學案例還是困難重重,“此前沒接觸過教學案例的撰寫,對問題的開發、理論的研究都有很多欠缺”。徐志說,有好幾次都覺得寫不下去了,“第一篇寫的是股權結構調整的問題,涉及到企業核心的事情,無法拿到數據。通常情況下,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并不能完全把握事情的本質。每次都是歐陽老師幫我調整思路和方向,教我如何通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去探索本質,她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除上述困難外,徐志還得付出更多時間,“寫第一篇案例時我每周末都有課,課后有作業,平時工作很忙。經常是出差在外,回到酒店后,處理完工作從晚上11點、12點后開始寫,一直寫到凌晨2-3點。”
歐陽老師坦言,一篇教學案例出爐非常不容易,“在學生參與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中至少要經過3輪大修改。第一輪,把故事完整描述清楚,這一階段學生是主角。第二輪,老師發掘案例中暗含的理論知識點,然后在忠于案例事實的前提下對故事做一些編排,這種編排是以目錄形式展現老師的想法。這一階段學生發揮的是判斷的角色。我編每一道思考題時都會跟學生確認,這是否是他在故事中所想表達的,是否揭示了故事背后的機理,在與學生認知感覺一致的前提下再拔高到理論層面。第三輪,再一次對案例正文的修改,保證案例故事與案例使用說明書的一致性。”
徐志參與寫作的案例現在已經被用在2011級MBA學生的課堂教學。在徐志看來,和老師一起做教學案例開發,幫助他完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大大提升了分析能力。”
在歐陽老師看來,對商學院學生培養而言,這是一個多方得益,并且可持續受益的方式。
“前段時間,給2011級MBA學生上課,我用了2010級MBA學生參與撰寫的案例,并把這位已經成為某創業型企業CEO的畢業生又請回課堂,給學弟學妹講她的案例開發、她的訴求、她在創業時遇到的困難。她給學生帶來的震撼在某種意義上比老師更大。而她自身也有很大收獲,每次回校學生們問出的各種刁鉆古怪的問題也讓她做企業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成長。”歐陽桃花希望,通過鼓勵學生、教師積極參與案例開發、教學,未來能不斷加大案例使用的收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