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歷教育 > 復習備考 >

    學歷教育網:自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筆記制度

      三同時制度概念★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其他工程項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并使用。“三同時”制度是我國首創的。它是總結我國環境與資源管理的實踐經驗為我國法律所確認的一項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三同時制度的實行應該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結合起來,成為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完整的環境與資源管理制度。

      三同時制度的法律規定P122

      “三同時”制度最早規定于1973的《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

      4、許多證制度P122△

      許可證制度的概念○凡是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各種規劃、開發、建設項目、排污設施或經營活動,其建設者或經營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查批準,頒發許可證才能從事該項活動。

      開發許可證、建設許可證、生產銷售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在環境與資源管理中使用最廣泛的是排污許可證。

      許可證的管理程序:申請、審查、決定、監督、處理。

      許可證的作用:5點P124○(可簡答)

      ⑴便于把影響環境的各種開發、建設、排污活動,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的軌道,把各種影響環境與排污活動嚴格限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使國家能夠有效地進行環境與資源管理。

      ⑵便于主管機關針對不同情況,采取靈活的管理辦法,規定具體的限制條件和特殊要求。

      ⑶便于主管機關及時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及時制止不當規劃、開發,及各種損害環境的活動,及時發現違法者,從而加強國家環境與資源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能的行使,促使法律、法規的有效實行。

      ⑷促進企業加強環境與資源管理,進行技術改造和工藝改造,采取無污染,少污染工藝。

      ⑸便于群眾參與環境與資源管理,特別是對損害環境活動的監督。

      我國環境與資源管理中的許可證制度(了解可選擇)○略

      《城市規劃法》,《海洋環境保護法》,《農藥登記規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保護條例》及《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獵槍、彈藥管理辦法》,《漁業法》和《漁業法實施細則》,《文物保護法》,《森林法》、《礦產資源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

      我國在水環境與資源管理方面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四點)○P125

      污染排放許可證制度的管理程序包括下面四個階段:

      ⑴排污申報登記。

      ⑵確定本地區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分配污染物總量削減指標。

      ⑶排污許可證的審批發放。(條件:污染物的允許排放量;規定排污口的位置、排放方式、排放最高濃度等。)

      ⑷排污許可證的監督檢查和管理。

      5、征收排污費制度★

      征收排污費制度的概念★

      對于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過國家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根據規定征收一定的費用。這項制度是運用經濟手段有效地促進污染治理的新技術的發展,能使污染者承擔一定污染防治費用的法律制度。

      目的和作用○征收排污費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治理污染和改善環境。

      辦法(可選擇)

      范圍和標準◇

      按照《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的規定,凡是超過標準排放污染物的單位,不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都要交納排污費(向水體排污都要交納排污費,超標排污則要交納超標排污費)。各地在執行中,一般是對排放廢氣、廢水、廢渣收費,不少省、市規定對噪聲污染也收費。

      收費標準的具體確定。《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以附表形式規定了收費標準,分為廢氣、廢水、廢渣三項。

      按下列因素確定其的收費額:

      ⑴按照污染物的種類和危害程序,分為一般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和劇毒污染物,收費標準逐項提高;

      ⑵根據污染物排放標準,具體計算某一單位排放污染物的濃度和數量,按照超標倍數累進收費,超過標準越高,收費越多;

      ⑶同一排污口含兩種以上物質時,按收費高的一種計算,也有的省市規定,同一排污口的各種污染物要相加累計計算。

      加收或減收、免收的條件◇(選擇)P128(轉于自考365網 zikao365.com)

      ⑴繳納排污費后仍未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污單位,從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標準5%.

      ⑵《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公布以后,新建、擴建、改建的項目和挖潛、革新、改造的工程項目排放污染物超過標準的應當加倍收費。

      ⑶有污染處理設施而不運行或擅自拆除,又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也要加倍收費。

      因為國內沒有完善的治理技術、國家又急需的產品,或者企業原來工藝設備落后,經過積極治理,仍難達到標準的,經過批準,可以減收、免收或緩收排污費。

      排污費用收繳和列支

      排污費按月或按季征改。排污單位不論其隸屬關系和所有制關系,都應當根據當地環保部門的繳費通知單,在20天內向指定銀行繳付排污費,逾期不繳的,每天增收滯納金0.1%.企業單位繳納的排污費,可以從生產成本中列支。

      管理和使用◇

      根據《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的規定,征收的排污費要納入預算,作為環境保護補助的專項資金,不參與體制分成。中央部屬和省屬排污單位的排污費納入省級財政,其他單位的排污費納入當地的地方財政,有的城市中央部屬和省屬企業比較集中,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排污費可繳入當地地方財政。

      排污費的使用,按《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的規定,作為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由環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統籌安排;用于下列三個方面:

      ⑴補助重點排污單位治理污染源。這種補助一般不得高于其所繳納排污費的80%.

      ⑵用于區域性綜合污染治理。

      ⑶用于補助環境保護部門監測儀器設備的購置,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技術培訓等。但不得于用環境保護部門自身的行政經費以及蓋辦公樓、宿舍等非業務性開支。

      征收排污費制度中的幾個問題

      ⑴征收排污費的性質問題△P130結合立法精神來看,是運用法律手段,使污染者承擔一定經濟責任,目的在于促使污染的治理。

      ⑵收費標準的確定問題

      從理論上說,收費標準的確定,應該同立法的目的相一致,收費額一般不低于正常處理費用,否則排污單位寧肯繳納排污費而不積極治理。

      對于收費標準的改革,應當逐漸將濃度收費向濃度和總量相結合轉變;從超標收費向排污就收費,超標加位收費轉變。近年來,我國在逐步提高收費標準,變靜態收費為動態收費。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提高了污水和噪聲收費標準。

      收費額的提高要考慮以下幾種因素:

      ⑴物價指數的變化;

      ⑵環境要求的提高;

      ⑶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

      ⑷不同地區、不同流域應有所不同。

      ⑶收費的法律效力問題

      排污費的法律效力,并不免除治理責任,也不免除因污染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和法律規定的其他責任,更不是用排污費買得企業的“污染權”。

      ⑷多種污染物收費計算方法問題

      按國務院收費辦法規定,現在的辦法是,在同一排污口含兩各種以上有害物質時,收費按最高的一種計算。這種收費辦法易產生兩種弊端:①使排污者在競爭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②削減污染物種類,對排污者沒有實惠。這顯然不利于污染控制和刺激經濟發展。

      ⑸收費的使用問題△P131

      1998年9月國務院頒布了《污染源治理專項基金有償使用辦法》,規定從排污費用于補助重點污染單位治理污染源的資金中提取20-30%,設立污染源治理專項基金。

      6、經濟刺激制度(了解)

      三種形式P132注意

      世界各國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中普遍重視經濟刺激制度的采用,比較普遍采用的是:財政援助、低息貸款和稅收(包括征收排污費)。

      1984年6月,國務院有關部委關于《環境保護資金渠道的規定》第2、條規定:“各級經委、工交部門和地方有關部門及企業所掌握的更新改造資金中,每年應拿出7%用于污染治理。”

      低息貸款實際上是一種間接的財政援助。

      如果說財政援助只起正刺激作用,稅收方式(免稅、減稅、加稅)則可以起鼓勵和抑制正、反兩種作用。1984年5月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第6條第1、2款規定:“采取綜合利用的政策。工礦企業為防治污染、開展綜合利用所生產的產品利潤5年不上交,留給企業繼續治理污染,開展綜合利用。”《關于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第9條規定:“由企業自籌資金建設的綜合利用項目生產的產品,可以減免產品稅。”《節約能源管理暫行規定》第44條第2、款規定:經有關部門鑒定批準的節能新產品,在一定時期內免征產品稅、增值稅。

      必須掌握的概念

      ⑴土地利用規劃制度是指國家根據各地區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規劃,對城鎮設置、工農業布局、交通設施等進行總體安排,以保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⑵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對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開發活動和各種規劃,預先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提出環境影響及防治方案的報告,經主管當局批準才能進行建設,這就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屬于預斷性的評價。它是一項決定項目能否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

      ⑶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其他工程項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并使用。“三同時”制度是我國首創的。

      ⑷許可證制度 (轉于自考365網 zikao365.com)

      凡是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各種規劃、開發、建設項目、排污設施或經營活動,其建設者或經營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查批準,頒發許可證才能從事該項活動。

      ⑸征收排污費制度

      對于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過國家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根據規定征收一定的費用。
       

      想了解更多專生考試信息歡迎登陸(學歷教育網http://www.66882228.com/xlj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