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清華大學夜大學,幾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家急需的實用型人才。改革開放之初,清華大學面向高校骨干教師、科學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舉辦高級研修班。1979年5月,清華大學水利系系主任張憲宏教授作為我國唯一代表,參加了在墨西哥舉行的第一次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大會,并在回國后引介了“繼續工程教育”的概念。1985年,經教育部(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全國首家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繼續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極大地推動了全國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的繼續教育唯一教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繼續工程教育教席(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掛牌成立。2000年,在教育部指導下,由清華大學牽頭相繼成立全國高校繼續教育協作組和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至今清華大學連續4屆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繼續教育分會(前身即全國高校繼續教育協作組)理事長單位,并連任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組長單位。2002年清華大學進行繼續教育改革,停止成人學歷教育招生,并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管辦分開”的辦學模式,學校成立教育培訓管理處,負責對全校繼續教育(非學歷非學位教育培訓、遠程教育培訓)方面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繼續教育學院成為專門從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實體學院。2007年教育部批準清華大學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2009年中組部和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為首批全國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2011年清華大學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并成為50所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研究項目的牽頭單位。2012年經教育部推薦,清華大學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2012年全校共舉辦非學歷教育培訓項目2000余個班次,結業學員12萬人次。
繼續教育是清華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式辦學的重要體現,是教學、科研與社會密切聯系的重要紐帶,是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窗口和載體之一,是促進學科建設和學術成果轉化,進而擴大學校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清華大學繼續教育以培養高層次人才為主,堅持“積極發展、規范管理、保證質量、提高效益”的發展原則,依托優秀的師資隊伍、雄厚的科研實力、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和合作關系,面向社會提供大量高層次、高質量的非學歷、非學位教育培訓項目,為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行業、各領域培訓了大批干部和急需緊缺的高素質人才。培訓領域覆蓋了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培訓類型包括舉辦各類長、短期培訓班、研修班、接受訪問學者和進修教師等,教學形式既有有靈活多樣的面授教育,也有采用現代技術的遠程教育。自2002年清華大學教育培訓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以來,全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結業學員累計達82萬余人次。此外,遠程教育扶貧累計為國家級貧困縣、邊遠貧困地區等培訓150萬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黨政干部培訓方面
自1998年起,國務院國資委委托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辦新任監事會主席崗前培訓,迄今成功舉辦15期。自2001年起,中組部會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面向省部級或優秀正廳局級領導干部聯合舉辦“公共管理高級研究班”,已開設11期,獲得中組部及參加培訓的高級領導干部廣泛好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耶魯大學2003年開始舉辦“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高級研究班”,已被列入中組部“全國高級領導干部境外培訓計劃”,旨在提高高級領導干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耶魯大學萊文校長高度重視該班,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介紹了該項目。自2006年起,國務院軍轉辦委托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實施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培訓采用網絡學習方式,總學時數已近12萬,已有13000多名軍轉干部參與學習,個人自主學習時間最長逾500學時。2009年,中組部發布《關于建立和規范高校干部培訓基地的意見》,清華大學成為首批全國干部培訓高校基地。干部培訓以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干部為重點,全面覆蓋地方黨政干部、企業經營管理干部和專業技術干部;形成了以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學者及知名專家領銜,層次分明、老中青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精品課程形成了以經濟類、領導科學類、科技類課程為亮點,社會、法律、文化等領域廣泛涉及的干部選學課程體系。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已經規模初具、成效初顯,運行制度化、管理規范化、課程精品化、服務專業化建設成果豐碩,特點突出。2010年,北京市委組織部及部分省委組織部分別將清華大學定為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方面
自1991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辦了第一期“經濟管理干部進修班”,清華大學高層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由此緣起。高端管理培訓定位“高起點、高層次、國際化、專業化”,以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為己任,為大型企業培養高層管理人才。自2009年,國務院國資委委托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中央企業班組長崗位管理能力資格認證遠程培訓,100余家中央企業及其下屬近4000個單位參加培訓,約42500名學員開展學習,涉及通信、能源、電力、鋼鐵、冶金、機械、航天等行業。清華大學還與中國殘聯聯合舉辦全國殘疾人就業指導員網絡培訓,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無時空限制、成本低、培訓面廣等優點,提高殘疾人就業指導員培訓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在專業技術人才培訓方面
自2005年,清華大學教育培訓積極響應國家“653”工程,在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一些重要專業技術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繼續教育活動。清華機械系依托自身學科專業背景,建立我國鑄造行業人才培養體系,被中國鑄造協會譽為“全國鑄造教育培訓工作的樣板”。清華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引入國際工程管理知識體系,開展工程項目管理系列國際認證培訓,如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CIOB)執業資質認證培訓、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入會指導培訓、國際咨詢工程師(FIDIC)認證培訓。清華電機系、熱能工程系等單位憑借學科優勢,服務電力能源行業,推出電網智能規劃與設計高級人才培訓班、智能電網、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高研班、能源和發電新技術等高層次專業技術培訓項目。清華核研院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途徑,立足于清華大學在“核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深厚技術儲備和核工程設計、咨詢及服務的專業背景,面向核電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將最新科研成果向核電行業推廣應用。清華國家CIMS工程技術中心面向我國裝備制造企業推出工業化、信息化融合高級研修班。清華汽車系為上汽集團等企業定制研發汽車行業培訓項目,被譽為“上汽的黃埔軍校”。此外,清華大學作為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由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具體落實并完成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門的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任務,通過提高職業教育師資水平,為國家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貢獻力量。2011年清華大學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北京市屬高校教師發展基地。
在服務國防現代化建設方面
近年來清華大學繼續教育面向軍隊國防建設事業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2012年受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委托,與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聯合舉辦首期“清華大學—后勤學院軍事教育創新高級研訓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長蔣家革等首長與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出席開學典禮并致辭。受蘭州軍區政治部委托為軍區舉辦信息化技術高級人才培養研修班,蘭州軍區政委李長才上將親自出席開學典禮并講話。受空軍政治部委托,為空軍院校舉辦教學管理干部素質提升研修班。為二炮舉辦戰略高新技術研討班,開拓了部隊科技領軍人才在科技前沿領域的國際視野,提高了二炮科技人才在網絡信息化、航空信息化領域的信息化技能和水平。
在公益培訓方面
自2003年9月,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工程正式啟動,依托先進的現代遠程教育平臺,針對貧困地區不同人群特點,推出遠程教育扶貧培訓。10年來,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對清華教育扶貧表示出濃厚興趣。2007年12月,《清華大學積極探索教育扶貧新模式》入選 “首都十大教育新聞”。到2012年12月,已在27個省、市、自治區的1078個縣市區建立了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覆蓋了540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在2520個鄉鎮中小學建立了清華偉新教育扶貧中小學遠程在線,每年無償提供各類遠程及面授培訓課程已逾3000個學時。在欠發達地區幫助干部和技術人員提升知識水平,幫助中小學教師提高了教學質量,幫助醫藥衛生人員提升了醫療管理和業務水平,幫助廣大農民提高了生存技能,為當地脫貧致富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重要的智力支持。自2009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聯合巴黎HEC商學院,由高盛“巾幗圓夢”計劃資助,向發展中地區新一代女性提供商業及管理教育,5年內免費培訓450名女性創業者,旨在造就中國未來新一代女性企業家和經理人。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覆蓋面廣,充分發揮學校作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優勢與師資優勢。目前,學校面向社會開展培訓的單位包括:繼續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工程項目研究院、信息學院、美術學院、教育研究院、環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五道口金融學院、核研院、機械系、汽車系、電機系、工業工程系、國家CIMS中心、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信息化技術中心等單位,培訓業務涉及經濟管理、公共管理、社會文化、工程技術和國際合作等領域。本著“教育創新,服務社會”的宗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已經形成了高層次、高質量、多學科、多形式的辦學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創新理念為先導,以社會服務為宗旨,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資源整合為基礎,以規范管理為保障,以質量評估為手段,以精品項目為核心,以辦學效益謀發展的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培訓品牌特色。目前,清華大學繼續教育響應國家號召,以科學發展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學校新百年發展戰略要求,為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