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東主樓舉行國防生培養十周年(2003-2013)座談會。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出席活動并講話。
圖為史宗愷講話
史宗愷首先向計算機系教師和各有關單位、領導在國防生培養工作方面的付出與投入表示感謝,并肯定了十年以來清華國防生培養所形成的特有傳統和文化。史宗愷對清華國防生提出希望,希望國防生在日常學習和訓練中注重提高軍政素質、軍事體能、軍事技能。希望清華國防生保持并發揚清華精神和家國情懷,為國防事業做出更多貢獻,在部隊基層涌現出更多標兵典型。史宗愷進一步指出,學校會更好地總結國防生培養工作中的規律方法和教育理念,并對全校同學產生示范作用。
圖為王文講話
計11班國防生名譽班主任、珠海市委常委、珠海警備區司令員王文大校在會上講話。王文高度肯定了清華國防生培養工作的十年發展成績,以及清華人的國家戰略意識和特殊責任感。王文指出,軍隊建設和國防事業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防生培養對軍隊信息化建設具有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王文對清華國防班學生提出建議,希望國防班同學堅定精神信仰信念,在學習生活中注重未來崗位所需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更好投身未來的國防事業。
圖為孫茂松發言
會上,計算機系黨委書記孫茂松介紹了計算機系的發展情況,國防生培養的方向、原則,以及在思想政治和專業素質方面的具體舉措、去向等情況。并表示,在未來國防生培養工作中要力爭為國防事業和軍隊建設輸送更多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才。
計81班國防生班主任董淵在會上發言。他通過勉勵國防生在學習生活中提升榮譽感和身份認同感,幫助同學成長的事例,表達對國防生培養和國防班建設的熱愛之情。
圖為李建華發言
清華2003級國防生校友、總后后勤科學研究所工程師徐棟,清華2006級國防生校友、第二炮兵某部一營控制排排長李建華分別在會上發言。他們通過自身在部隊基層鍛煉成長的心靈體悟,鼓勵在讀國防生珍惜在校學習機會,經受身體和意志的雙重磨練,實現從學校向軍隊的重要轉變。
在讀國防生代表、計11班班長李飛在會上發言。他通過在國防班的個人成長,以及組織班級活動的故事,表達清華人攜筆從戎、投身國防事業的堅定信念。
總政駐清華北大后備軍官選拔培養辦,清華大學學生部、研究生部、定向生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活動。清華計算機系相關主管領導、歷屆國防生班主任、輔導員及國防生代表40余人參加座談。
圖為座談會與會人員合影
2003年,在清華大學培養國防后備人才的統籌部署下,計算機系開始招收國防生。至2013年,十年來累計招收和培養國防生231人,其中151人已學成畢業。計算機系歷屆領導班子對國防生培養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在國防生業務能力培養、軍政素質提升、軍旅生涯規劃引導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與創新。一方面,以“早立攜筆從戎志,漸成科技強軍才”作為國防信息化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在班主任、輔導員選拔、任課教師與助教選配等方面匹配優勢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在“高密度,廣覆蓋,窄縫隙,零違約”的就業引導理念指導下,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確保畢業生在國防事業最需要的崗位建功立業。目前已畢業的國防生分布在全軍各總部機關、科研院所、軍隊院校、基層連隊,涌現出以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十八大代表楚科瑋為代表的一系列優秀畢業生同學,獲得了部隊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2013年,《會挽雕弓如滿月——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國防生培養十周年巡禮》一書由軍事誼文出版社出版,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專門為該書作序,該書從方案理念、教育實踐、校園成長以及軍營成長多個角度,記述并總結了計算機系國防生培養十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