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次的考試,每一次考試都可能對自己有不可想象的影響。在職研究生考試是在職人員可以申請碩士學位的考試,對考生來說意義重大。而對考生來說,最難的就是備考,如果考生不能科學備考,就很容易敗在考場上。下面就以歷史為例,看看考生應該怎樣備考。
1.要重視對某一歷史事件(太平天國、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等等)失敗的原因、教訓等上升到理論層面的記憶以及官方對某一歷史事業的立場的記憶,同時在分析問題時要樹立唯物史觀的價值評判標準,輕對歷史事件過程的記憶。對于某一歷史事件的過程、人物、文件、會議、條約以選擇題的方式來記憶。舉個例子:在辛亥革命這部分章節當中,我們對于辛亥革命的影響,及提出的三民主義的內容和作用,以及他失敗的原因我們要重點關注,因為這些觀點性的話很容易命制大題和選擇題的選項,至于辛亥革命代表人物的革命活動等我們識記做選擇即可。
2.善于對比、總結各個歷史事件的異同。比如說,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失敗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領導階級(分別是農民階級、大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不同的地方是各個階級的局限性表現為不同的缺陷。如,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表現在狹隘性,沒有科學的指導思想等;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表現在它的軟弱性等。
3.要善于縱向聯系史實分析記憶。我們近現代史綱要這部分內容主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其實縱向也很有聯系。因為近現代時綱要容易考察線索性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復習當中需要引起注意。舉個例子,中國共產黨對待農民問題提出的土地政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綱領,這個就是縱向分析法。如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提出井岡山土地法、興國土地法。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戰爭時期又提出五四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提出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他們的內容作用按照縱向把握會更清晰。同學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總結一下我們近代史的思想解放運動。
最后,注重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中特理論兩門學科相交匯的知識點的復習。如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內容、以及我們近現代史綱要的第八章內容就和社會主義改造論重合,這些同學們把這兩章共同把握復習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在職研究生來說,抽出一整段時間進行學習十分的困難,所以考生一定要學會使用自己零碎的時間,加快自己復習的進度。在職研究生考試每個學科的考點很多,考生應該要進行系統性復習,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