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施工準備階段 根據(jù)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對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作業(yè)組織形式、機械設備選型、技術組織措施等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并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學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據(jù)企業(yè)下達的成本目標,以分部分項工程實物工程量為基礎,聯(lián)系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技術組織措施的節(jié)約計劃,在優(yōu)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導下,編制明細而具體的成本計劃,并按照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分工進行分解,作為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責任成本落實下去,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根據(jù)項目建設時間的長短和參加建設人數(shù)的多少,編制間接費用預算,并對上述預算進行明細分解,以項目經理部有關部門(或業(yè)務人員)責任成本的形式落實下去,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績效考評提供依據(jù)。
2.3 施工期間的成本控制
2.3.1 加強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管理。特別要做好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完成后的驗收(包括實際工程量的驗收和工作內容、工程質量、文明施工的驗收),以及實耗人工、實耗材料的數(shù)量核對,以保證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結算資料絕對正確,為成本控制提供真實可靠的數(shù)據(jù)。
2.3.2 將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結算資料與施工預算進行核對,計算分部分項工程的成本差異,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
2.3.3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確計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對于一般的成本差異要在充分注意不利差異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利潤差異產生的原因,以防對后續(xù)作業(yè)成本產生不利影響或因質量低劣而造成返工損失;對于盈虧比例異常的現(xiàn)象,則要特別重視,并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果斷措施,盡快加以糾正。 2.3.4 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實行責任成本核算。也就是利用原有會計核算的資料,重新按責任部門或責任者歸集成本費用,每月結算一次,并與責任成本進行對比。
2.3.5 經常檢查對外經濟合同的履約情況,為順利施工提供物質保證。如遇拖期或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向對方索賠;對缺乏履約能力的單位,要采取斷然措施,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單位,以免影響施工,造成經濟損失。
2.3.6 定期檢查各責任部門和責任者的成本控制情況,檢查成本控制責、權、利的落實情況(一般為每月一次)。發(fā)現(xiàn)成本差異偏高或偏低的情況,應會同責任部門或責任者分產生差異的原因,并督促他們采取相應的對策來糾正差異;如有因責、權、利不到位而影響成本控制工作的情況,應針對責、權、利不到位的原因,調整有關各方的關系,落實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2.4 竣工驗收階段的成本控制
2.4.1 精心安排,干凈利落地完成工程竣工掃尾工作。從現(xiàn)實情況看,很多工程一到工掃尾階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調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掃尾工作拖拖拉拉,戰(zhàn)線拉很長;機械、設備無法轉移,成本費用照常發(fā)生獷使在建階段取得的經濟效益逐步流失。因此,一定要精心安排,采取“快刀亂麻”的方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竣工掃尾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
2.4.2 重視竣工驗收工作,順利交付使用。在驗收以前,要準備好驗收所需要的各種資料(包括竣工圖,送甲方備查;對驗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見,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和合同內容認真處理,如果涉及費用,應請甲方簽證,列入工程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