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試題中心 > 一月考研歷年真題 > 專業課 >

    2011年考研專業課教育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二、辨析題

      46.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學之中。

      正確。

      德育途徑主要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學和間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學包括思想品德課和時事政治課。間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外的其它各科教學,活動課程和課外活動等一些教學形式。所以,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學之中。

      此題目放在教育學原理中屬于是德育和教學關系或是說是德育的途徑問題,而實際上正如勤思教育學原理尹老師多次提到并且適中堅信的一個理念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只要聽過勤思考研尹老師的2011年教育學原理課程,此題目肯定可以完整回答。原題請見勤思強化班講義P18“教學是德育額基本途徑”以及P16“教學過程永遠具有教育性”。

      47.經典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與操作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無根本差異。

      錯誤。經典條件反射認為學習是一種刺激替代另一種刺激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勤思教育強化班的教育心理學中,師保國老師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為我們講解了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是強化,強化的次數越多,條件反射就越鞏固。經典條件反射認為人類出生時只有幾個反射和情緒反應,所有其他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應聯結而形成的。操作條件反射雖然也認為學習是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表現時所產生的刺激——反應聯結。個體所學到的一連串刺激——反應聯結都是經由先是錯誤的反應多于正確的反應,而后逐漸變為正確的反應多于錯誤反應,最后到達全部正確的地步,即試誤說。所以,二者在根本上是有差異的,前者強調反射刺激的建立和強化,二后者強調行為在試誤中的改進和形成,是有差異的。原題請見勤思強化班講義P172.

      48.學不可以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表明荀況師生關系中的“不惟師論”。

      錯誤。

      “學不可以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生可以超越老師,但是這并沒有否定教師的重要作用,因而不能說這是“不為師論”。荀子特別重視教師的作用和地位,教師的作用關系國之興衰,法之存亡。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勤思教育的施老師在沖刺課程中為大家列舉的諸多辨析題目中即有此題目的解答。詳見勤思教育沖刺講義P46“荀子論教師”

      三、簡答題

      49.簡述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

      參考答案:

      (1)現代教學理論

      (2)系統科學的原理和方法

      (3)教學的實際需要。

      (4)學生的需要和特點

      (5)教師的教學經驗

      詳見勤思教育基礎班P43.

      50.教育研究為什么要遵守研究對象的倫理原則,簡述原則內容。

      參考答案:

      原因:(1)教育的研究對象是人,為了保護人的基本權利,必須遵循倫理性原則;

      (2)教育研究作為專業性研究,為了保證教育研究的權威性,必須遵循倫理性原則。

      內容:在方法的使用上,要以人為本,尊重被研究者或者被試。如訪談時,要堅持雙方的平等對話,要尊重對方的選擇,要替對方保密等等,避免研究過程中對對方身體和心理的傷害。

      原題詳見勤思教育沖刺講義P140頁“倫理原則的表現”。

      51.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權利的規定。

      參考答案:

      教師除一般公民權利外,還包括職業本 身特點所賦予的專業方面的自主權:(1)教育的權利。即教師依法享有對學生實施教育、指導、評價的權利。第七條規定。(2)專業發展權,即教師享有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參加進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訓。第七條規定。(3)參與管理權,即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合法途徑參與學校建設和管理。詳見勤思教育基礎班講義P61,“教師法》的第七條規定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52.簡述陳鶴琴的“活教育”的三大命題。

      參考答案:

      (1)活教育的目的論:做人,做人,做現代人:要具備健全的身體。要有建設的能力。要有創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態度。要有服務精神。

      (2)活教育的課程論:把大自然、大社會做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對它們去學習。活教育的課程在本質上是活動課程。

      (3)活教育的方法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重視室外活動,著重于生活的體驗。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步驟:實驗課程-閱讀參考-發表創作-批評研討。根據兒童生活的需要及兒童的學習興趣,組織兒童活動場所,重視兒童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詳見勤思教育沖刺課程講義P77“述評‘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