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漢字
第一節 了解漢字特點、字體演變過程、六書知識
(一)漢字的特點及字體演變過程
漢字的形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一系列演變,漢字形體演變的趨勢是由繁到簡。
(二)六書知識
1.象形字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如:日、月、山、川、牛、羊、魚、鳥、人、口、手、目、眉、木、石等等都是。
2.指事字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如本、末、刃、血、亦。
3.會意字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常見的會意方法有兩種。
一是同體會意,如:從、眾,林、森,炎、焱、淼、磊、轟、犇、羴、鱻等等。
二是異體會意。也就是拼合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象形字產生新意。如及、采、取、相、涉、杲、杳、明、灶、筆、塵、尖、卡、糴、糶、降、陟、益、集、寇、冠等。
還有一種會意字是采用反寫、倒寫或增減筆劃的方式而成的。如叵、逆、縣、甩、冇。
4.形聲字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聲字的結構共有八種:
左形右聲 銅 洋 硝 右形左聲 攻 頸 削
上形下聲 管 爸 晨 下形上聲 案 貢 凳
外形內聲 固 匾 衷 內形外聲 問 悶 聞
形在一角 哉 騰 穎 聲在一角 旗 座 房
學會分析形聲字的結構很重要,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形聲字形符標示字義的作用,從形符中找出該字的本義,根據本義推斷它的引申義,把古今意義聯系起來,準確把握詞語意義,從而正確識別和使用漢字,減少錯別字。如:
繚、諢、籍、萃、叱咤、馳、弛,鶩、騖,暑、署,謳、嘔、漚,靨、魘,寒暄、喧嘩,針砭、貶低,暇、遐、瑕。
同樣,了解了形聲字聲旁標示字音的作用,就能夠推斷該字的大致讀音。
需要注意的是:
(1)形聲字的形符只表示大致的類屬或意義,并不完全科學,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進一步深入,有些形符已經不能表形了;如“虹”。
(2)由于古今語音的變化,有些聲符所表示的讀音也不完全可靠了。如江、河。
5.轉注字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里說的轉注,實際就是互訓,就是用某些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解釋。
6.假借字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如難、易、止、莫。
第二節 漢字考查內容及應試策略
一、字音
(一)試題解說
例1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海市蜃(shèn)樓 良莠(yòu)不齊 怙(gú)惡不悛
B.為(wèi)淵驅魚 心廣體胖(pán) 瞠(chēng)目結舌
C.剛愎(bì)自用 勝券(juàn)在握 面面相覷(qù)
D.冠(guān)冕堂皇 買櫝(dú)還珠 茅塞(sài)頓開
例2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覬(jì)覦 胴(tóng)體 恫(dòng)嚇 紈绔(kù)子弟
B.忤(chǔ)逆 扒(pá)竊 伉 (kàng)儷 垂涎(xián)三尺
C.不啻(chì) 諂(chǎn)媚 雋(juàn)永 稗(bài)官野史
D.剎(chà)那 篡(cuàn)改 狙(zǔ)擊 巋(kuī)然不動
例3.對下列各組詞語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外埠(bù) 物阜民豐(fù) 出訪(fǎng) 茶坊酒肆(f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