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計信息提供的角度來看,要從紛繁蕪雜的信息中提煉出對使用者有用的信息,在會計賬務處理中要堅持遵循以下幾項重要原則:充分披露原則、重要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
三、各國制定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情況
目前,世界各國所采用的會計制度針對的主要是大中型企業。我們知道,小企業財務報表的使用者與大企業是不同的,他們所需要的信息是否和大企業相同呢?一般來看,小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如下信息:用直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股東的款項,包括預付的薪金、分配的股利和其他支付款項;與關聯企業交易的信息;企業流動性和靈活性的信息。
小企業及其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和有關咨詢服務人士對于財務報表的標準以及要求由來已久。很多人認為為大企業設計的標準不適合小企業。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AICPA)1976年專門發布了《關于小企業根據公認會計原則提供的報表》。1994年,新西蘭的特許會計師研究會發布了不同財務報表的框架,包括在確認、計量及信息披露方面針對小企業所做的特別規定。1996年,FASB發布了第126號公告“非公眾公司在金融工具方面的例外規定”。1997年,英國會計標準委員會首先發布了“小企業的財務報告標準”,通常指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FRSSE),FRSSE主要介紹了根據現在的公告而做的一種簡化方法,主要包括對披露資產和負債以及簡化計量的一些例外性規定。斯里蘭卡的特許會計師研究會正是以FRSSE作為小企業的會計標準的起點。在1999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發布了《小型企業的財務報告》,在2001年7月,加拿大會計標準委員會又發布了在六個方面關于確認、計量和披露的例外性會計處理。
綜上所述,盡管各國會計界都認為目前的會計制度不適用于小企業,而現在通常的做法就是給予小企業會計一些例外性的規定,或是小企業按簡化標準提供財務報告,但這又常常導致另外一類問題,那就是由于會計處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環境中,根據量變到質變原理,簡化的會計標準可能會因它對特殊的交易和業務沒有反應而失去作用,這就必然影響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信任。
四、最新進展
2000年7月,英國政府專家工作組召開會議,專門討論了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和報告,提出了在報告方面漸進發展的思路。在該會議上,討論后規定了提出的框架中應該有以下特征:
簡單,容易理解,使用者易于接受;能提供對管理有用的信息;盡可能的標準化;有靈活性,可以隨著商業的發展以及中小企業(SMEs)的潛在增長而調整,以適應國際會計標準的變化;根據征稅的要求,易于調整;應該是適宜SMEs操作的環境。
國際政府工作組的專家們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委員會的贊助下,已經開展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工作,以便更好地管理中小企業,更容易地獲知財務信息,更準確地確定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