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國居民除了在物質生活條件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文化生活和精神消費層面上也取得顯著的變化,但是居民潛在文化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滿足,文化消費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業內統計文化消費潛在規模約為4.7萬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30%。而當前實際文化消費規模約為1.0388萬億元,僅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6.6%,存在約3.66萬億元的文化消費缺口。
未來,文化傳媒產業發展將潛力巨大,在強勁的市場需求支撐、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和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中國文化產業從探索、起步,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凸顯出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巨大潛力。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標志,是產業創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以上。而近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態勢看,2004年我國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為3440億元,占GDP的2.15%,而2012年僅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創造的增加值就突破了1.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了3.48%,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所占比重不斷提高,正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方向邁進。十八大報告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需要。受到政策利好影響,文化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日前,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18日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央財政下撥2013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8億元,比2012年增加41.18%。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142億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有力地支持了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數據顯示,2013年1月至9月,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2018億元,同比增長39.4%,高于全社會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1月至9月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64.25億元,同比增長34.86%;上半年移動游戲市場規模突破50億元,較去年下半年增長135.3%,但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文化產業已初具規模,但企業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弱、高端管理人才缺失等問題仍然突出,這些問題將是制約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嚴重問題。眾所周知,任何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而中國的文化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傳媒高層管理人員稀缺等問題。
2011年末中國傳媒大學與四川大學強強聯合,共同舉辦文化傳媒類EMBA的消息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學校雙方一致認為,中華民族文化產業的偉大復興,將有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社會急需一大批懂傳媒、會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聯合培養文化、傳媒類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文化傳媒EMBA的文化傳媒特色課程,采取結合相應領域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行業趨勢與政策分析;學界專家、名師的理論闡述與研討;行業領頭企業領導者案例分享與互動的方式,使學生盡快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掌握該領域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