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高煜副教授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北京班上,給與會的同學們分享了他對管理經濟學的理解,尤其是帶來了關于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最新觀點。
高煜教授認為,管理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有四個:一是決策者面臨權衡取舍。做出決策就是要求決策者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進行權衡取舍。只有真正了解面臨的選擇,人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二是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分析任何一項政策時,不僅應該考慮它的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通過激勵產生的不太明顯的間接影響。政策改變了激勵,人們就會因此改變行為。三是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較好方式。市場經濟的特征是分散決策和經濟人決策者。市場機制能夠以促進總體福利的方式組織生產,而“看不見的手”引導經濟活動的工具就是價格—根據市場供求自發調整的價格。因此,對于價格的干預(包括稅收),會扭曲消費者和企業決策,會對資源配置產生不利影響。四是政府的職責是改善市場結果,實施并保護市場經濟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克服市場失靈,提高經濟效率;提高平等水平。
高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管理經濟學的四種分析方法:一是供求分析法。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量。影響需求量的因素:有替代品價格,互補品價格,消費者收入,廣告支出和其他營銷支出,競爭者對該商品或服務的廣告支出,人口及其他人口因素,消費,對該商品的興趣與偏好,預期該商品(未來)價格變化,調整時間,稅收或補貼。二是均衡分析:帕累托最優在市場機制下是自動形成的均衡。 三是成本收益分析:經濟利潤是指總收益與經濟成本之差。經濟成本包含顯明成本和隱含成本。顯明成本指計入會計核算的成本,隱含成本指企業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要素在其他用途可獲得的收益,它是這些要素的機會成本,不計入會計核算。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的區別在于會計利潤不計算隱含成本,只計算顯明成本。與會計利潤相比,經濟利潤是更加有用的管理工具。四是邊際原理:為了最大化凈收益,管理控制變量應當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那一點,此時,邊際凈收益為零。管理控制變量的進一步變化不會帶來收益。
在談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時,高教授認為,政府的作用包括四類:一是實施并保護市場經濟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二是解決宏觀問題;三是克服市場失靈;四是收入再分配。前三個是關于效率問題,最后一個是關于公平問題。政府有四種選擇。它可以直接采取行動,購買或者生產一種商品或服務;它可以提供稅收或補貼等激勵讓私人部門去做;它可以強令私人部門去做某件事;或者它將前三種辦法進行某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