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剛剛宣布與印度信實(Reliance)合作向印度的第二個4G網絡提供基礎設施并推出售價為100美元的4G手機,該手機集成了成本極為低廉的數據包。三星還宣布了今年晚些時候將推出一款5.9英尺屏幕的平板電腦,并剛剛發布了Galaxy Note 8。
三星的創新速度應當令美國公司感到擔憂--而且上周我們發現的確如此。谷歌(Google)承認自己對三星在安卓社區的實力感到擔憂--而且擔心三星還可能會在搜索業務中分一杯羹。
隨著三星強勢出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谷歌和蘋果現在對可佩戴設備繼續保持特別關注(谷歌眼鏡和iWatch)。這是否足以說服市場,3月15日(北京時間)三星Galaxy S4發布之后,他們會有應對之略?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比較下三者的創新模式還是值得的。以下是我的見解,而我也非常想知道讀者的觀點。
1.三星
三星起源于一個高度強調恭順的文化,它的創新模式圍繞著以下五個因素,其中第一個因素允許他們從傳統地位中重新定義等級結構方式:
基于創新培訓,培養一個創意精英群體
追趕和規避競爭對手專利
全公司范圍內一貫的、可復制的創新方式
依靠外部專業技能,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以大型聯合企業方式運營
2.蘋果
蘋果的創新戰略已經改變了我們所有人對后工業化企業道路的想法。蘋果的平臺戰略一直可以追溯到第一代iTunes平臺,它將外部內容與一款蘋果產品(Nano)結合在一起。
該平臺后來演化成了應用程序開發者社區和應用程序商店(Apps Store),同時蘋果奇跡般地在兩年時間里將這個開發者社區發展壯大并獲得了數十萬人的支持。
同時,正如讀者戴夫·尼爾森(Dave Nelson)所指出的那樣,蘋果選擇了廣泛外包的方式,并以此為競爭者們指明了方向--沒有必要去制造或發明,只消像蘋果一樣購買自己所需的配件即可。
同時蘋果也遭到了批評,因為iPhone手機沒能再現蘋果那顛覆性的成功,那時平臺和生態系統模式實際上既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也是一個能夠長期產生現金收益的游戲改變者。在發明該模式僅僅五年后,蘋果就遭到了圍攻,這多么諷刺!
那么蘋果創新模式都包括哪些元素?
平臺以及對平臺進行的巨額投資--無縫地整合開發者的應用和內容提供商的內容,幫助用戶方便地獲取及購買。這一平臺戰略及執行情況仍舊沒能獲得應有的認可
眾所周知的設計。在智能手機中,iPhone重新定義了用戶界面
內部競爭,團隊間競爭上馬優秀的項目
可佩戴設備及智能手機的分解,尋找新的方法利用平臺和生態系統
供應鏈管理
激進的鄰接策略,如零售、移動和手表
掌控所有的用戶體驗
3.谷歌
谷歌的創新模式通常相當松散--其工程師可以利用20%的工作時間自由從事感興趣的工作,但事實上谷歌對基礎設施的創新自成系統。以下是谷歌在ReThinking Innovation上的留言評論:
“我們正在不斷創新,找出更有效的新方法在解決機器散熱的同時減少污染。通過審查后,我們公布了自己的發現。數年后,我們的設計開始用于其他公司的數據中心。我們浪費的能源僅占7%-8%,過去通常是50%-100%。
YouTube轉而采用谷歌的戰略。沒有谷歌在網絡和分布式計算方面的專業知識,YouTube就沒有今天。當谷歌收購高科技企業安卓(Android)時,安卓系統還只不過是一個構想。是谷歌使之成為了現在的模樣。”
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持續改進,谷歌實現了規模更大、更為知名的創新,如無人駕駛汽車。谷歌還致力于許多鄰接領域,從搜索和廣告到企業應用,到移動計算,再到設備并且很快就到無人駕駛汽車了。
廣告似乎貫穿始終,但我懷疑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谷歌顯然需要改造自身以減少對廣告的依賴。例如,谷歌不太可能在電視廣告方面取得類似網絡廣告的成績,因此無法提供全面的廣告營銷解決方案。通過安卓及其自己的應用業務,谷歌已經能夠復制蘋果的平臺和生態系統戰略。谷歌早就在搜索和搜索引擎優化(SEO)方面樹立了這樣的模式。
那么谷歌的模式是?
基于平臺和生態系統開發面向消費者的創新
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進
采用激進的鄰接戰略更好地整合業務(“當天達”快遞業務)并尋求新的顛覆性產品(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
設備創新,但由于對供應鏈缺乏經驗,谷歌很難在其中有所創新
越來越以設計為中心
“發酵”時間--現在許多公司都不給工程師“發酵”的時間
這些模式可能即將改變。展望未來,讀者戴夫·尼爾森對這三家公司有如下看法:
“我認為未來在硬件和軟件公司里你將看到更多的統一制造。蘋果認為自己能夠在內部進行硬件和軟件設計并采用標準化的貨架零部件,但這會導致被”山寨“,因為標準化零部件都是現成的。谷歌認為只要搜索營收還在,就能夠將幾乎整個產品外包,但現在正身陷危險。三星做了大量硬件并從谷歌那里獲得了免費大禮包。三家企業現在都著眼于自主研發更多的產品。”
盡管這個診斷很有趣,但我不是很有把握。在我看來,谷歌是三者相對最為脆弱的那一個,因為很難看到它會以任何原創方式號令硬件業務。Nexus平板系列很不錯,價錢也便宜,但你難道不想獲得蘋果的高額利潤嗎?
為什么硅谷里最聰明的一群人會制作出利潤如此之低的產品--你能明白亞馬遜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但谷歌又是為了什么呢?這種創新戰略很難捉摸,除非你說該設備對平臺戰略而言必不可少。但依舊搞不懂的是,為什么要弄出一個利潤如此低的產品呢?
蘋果的大問題是它能否繼續遵循獨特的平臺和生態系統戰略,在這一戰略中所有一切都回到應用程序和內容平臺。當蘋果追求平臺和生態系統時,是否忽略了他們的計算產品?iWatch是一批集成化程度更低的產品的先驅?而且蘋果若不去迎合那些想要廉價iPhone的人,它能否擔得起這樣做的后果?
另一方面,三星需要自己的生態系統,而不是再依賴于安卓。在Tizen系統中,三星可能更近了一步,尤其是如果結合Ad Hubs項目,三星能夠給移動、計算及電視領域的開發者帶來回報。
三星意識到下一部重頭戲在于軟件領域。在能夠抗衡Apps Store之前,三星不能說在與蘋果一役中獲得了勝利,所以未來期待三星會提供更一致的內容吧。
但主要來看,蘋果無疑擁有最好的創新模式(現在蘋果正漸趨保守),而三星正在暴露蘋果的弱點,但蘋果的平臺和生態系統仍然完好,總是會對游戲中的一些新變化產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