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不僅是MBA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而且已越來越多地為本科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所采用。過去案例大多來自國外,動輒IBM、微軟,現在源于本土的案例已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職研究生網小編給大家整理和收集一些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日,蘇寧發布公告稱, “蘇寧電器”改名為 “蘇寧云商”,以適應未來的經營范圍和商業模式的升級。據了解,公司經營項目中新增了快遞和餐飲服務等。在筆者看來,這將是公司戰略管理和范圍經濟的精彩案例。
工商管理方面的案例,往往反映某一方面的深層矛盾、問題及其化解路徑,濃縮了社會經濟舞臺上各種代表性角色的典型行為邏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自主行為的日益增強,具有提煉價值的本土案例不斷涌現,幾乎呈現出噴發的狀態。而且,有些案例的奇妙,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即使是事先讓作家絞盡腦汁地創作,恐怕也難有如此精彩而曲折離奇的故事。
國美就為中國的MBA教學貢獻了長篇電視連續劇般的絕佳案例。 1990年,國美在家電流通業內采用新的供銷模式,跳過中間商,與生產廠家直接接觸。其統一的采購、送貨和售后服務體系,以及較為完善的連鎖經營管理框架等,使國美能較好地體現規模經濟效應。國美、蘇寧等憑借專業化經營的規模經濟優勢,迫使百貨商店放棄了原來經銷的大宗家電。這是一個能夠在本土看得見、摸得著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方面的案例。國美當初在異地開設連鎖店遇到的種種阻撓,也為交易費用理論提供了案例材料。
國美后來爆發的控制權之爭,簡直就是一場懸念大戲。那段時間,許多人早上起床后來不及洗漱,先要上網看看國美控制權之爭的最新進展。這是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一個多年難遇的經典案例。
“王老吉”與 “加多寶”的品牌之爭,是品牌營銷方面的案例,是壟斷競爭市場上企業競爭行為的案例,又何嘗不是法學領域的一個精彩案例呢?前一段時間,微博上有關加多寶和王老吉的 “對不起”體與 “沒關系”體的走紅,意味著眾多網友也不知不覺地成為了這場品牌之爭的觀賞者和參與者了。娃哈哈當年與達能的紛爭也是一個可以從多角度切入研究的案例,起碼它演繹了引入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控制權和公司治理帶來的復雜影響。
長虹曾被稱為彩電市場上一匹孤獨的狼,它常常單槍匹馬地發動彩電價格戰。在當時彩電嚴重供過于求的市場條件下,個體降價是理性的,結果又會帶來全行業的非理性的降價風潮。因此,它被作為博弈論中囚徒困境的一個典型案例。
攜程網的發展、壯大,伴隨著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并購。但仔細透視,可以發現這些并購幾乎都是圍繞一個主題:減少市場交易費用的企業縱向一體化。在這一案例框架中,理論與企業實踐的相互印證是如此和諧。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破除傳統商業模式的過程中,淘寶網就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案例。后來與淘寶網配套的支付寶又是點睛之筆。馬云曾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銀行。支付寶和后來阿里巴巴從事的小額貸款就是對銀行壟斷的某種改變,甚至是對銀行傳統形態的某種改變。如果你對別人講,要去打破銀行的壟斷,要去改變銀行的業務形態,可能沒人愿聽,更沒人會信。但是橫空出世的支付寶和阿里巴巴的小額貸款等案例,勝過許多空洞乏力的理論說教。活生生的案例不僅會佐證、詮釋理論,有時還會超越、引導和建構理論。
無錫尚德和賽維LDK的案例,揭示了政府、銀行與企業三者關系處理上的教訓,昭示了政府的產業政策應該具有怎樣的科學內涵。當然,如果這兩家企業能夠在科學發展理念的引導下鳳凰涅?那將會使案例在變奏中顯得內容更加豐富和飽滿。
企業成功的案例值得剖析,但企業失敗的案例有時更有價值。曾經被稱為 “中國魔水”的健力寶的隕落,至今令人唏噓不已。為了避免重蹈健力寶的覆轍,對類似企業案例的研究實乃一項重要的工作。
“老干媽”辣椒醬幾乎遍布中國各地的大小超市,還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初步核算, “老干媽”公司去年的產值達33.7億元人民幣。但它的掌門人是一個目不識丁、令人敬重的老太太,公司沒有董事會,也沒有副總經理。它的管理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卻讓許多大公司和上市公司都難望其項背,原因在于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這一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之物,在 “老干媽”的案例中似乎有了某種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