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2年國家正式批準開辦EMBA教育至今,乘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急速快車,中國EMBA教育經歷了超常規發展,有資格從事EMBA的商學院從最初30所增加到62所,市場上各類EMBA項目不下100個,每年招生規模將超過萬人。EMBA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中國企業管理提升,具有巨大歷史性貢獻,這有目共睹。然而,中國經濟和國家地位上升的同時,中國商學院的地位并未與中國的地位相吻合。
在市場欣欣向榮的背后,其表面光鮮實則背后卻存在著費用高端化、課程同質化、師資稀缺化、生源低端化、管理缺失化、教學脫離實踐等庝病。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教學中心老師認為:“所謂的這些庝病,也是困擾中國EMBA多年的老問題,開辦EMBA的院校增加后,有些問題更加的突出和嚴重,俗話說久病成良醫,西安交通大學一直用低調務實創新的精神感染和引領著中國EMBA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
放眼全球 緊跟時代步伐
西安交大基于高層管理工作的需要,著眼于與世界先進管理水平同行,滿足高級職業經理和企業家適應我國企業變革和公司管理發展的需求,執著于站在學科最前沿,緊跟實踐的步伐和節奏,掌握政策新變化,探索企業發展新思路。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注重國際合作和教學科研環境的建設。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與加拿大Alberta大學等開展了MBA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與香港中文大學(CUHK)、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加拿大Alberta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在MBA項目和EMBA項目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西安交通大學擁有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完善的管理及服務保障系統,并與海爾集團、青島啤酒集團等30余家著名企業共同建立“管理實踐基地”,將教學、科研和企業咨詢結合在一起。
依托重點學科 發揮獨創教學模式
西安交大以兩個國家重點管理學科為依托,以獲得國家創新優秀群體的一批有著長期管理研究及咨詢經驗的教授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為支撐,以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30多家企業基地和與國際著名大學合作為拓展,為學員搭建知識和服務平臺。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自2002年首批獲準開展EMBA學位教育至今,西安交通大學EMBA已經在西安、北京、上海、山東、江蘇、鄭州、寧夏等7個中心城市成立教學中心,并在十幾個城市成功開辦了EMBA學位教育,真正做到“全國網絡,本土學習”。EMBA北京校友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北京的校友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標志著管院的發展有了更為豐富的資源和更加堅強的后盾。
據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教學中心老師透露,為了保證充分的教學互動效果而設計的“小班教學”,西安交大EMBA就是少有的能夠始終堅持這種做法的院校之一。據悉,西安交大也獨創了“3+1”的模塊教學法,與其他EMBA的教學模塊都是由一位老師從頭到尾的講授不同,西安交大EMBA的每一個教學模塊都由2個或者3個老師來講,這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同一領域的不同觀點和思想的碰撞,進一步打開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
匯聚精英力量 整體提升教學水平
近年,西安交通大學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加大對人文學科的支持力度,涌現出3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并建成8個省部級研究基地和實驗室。同時,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千人計劃獲得者”、“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帶頭人的教師隊伍。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EMBA專業學位教育自創辦以來,依托西安交大長期以來在管理學科方面的優勢和優秀的師資團隊,已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辦學特色的模式,十年來共招收學員一千五百多人,為政府和企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級管理人才。
不久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排名第一,至2002年首次學科排名以來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工商管理”一級學科連續十年全國排名第一。此次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自2002開始連續10年自主開展的第三輪學科評估。評估的目的是使高校了解自己的發展狀況和不足,通過評估促進學科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同時為學生、社會人士報考相關專業研究生提供參考。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以提高學員的綜合管理素質、提升學員的人力資本為己任,挖掘學員的潛力,幫助學員建立良好的關系網絡;以學校資源為延伸,為學員提供終身跟蹤教育服務。西安交大EMBA項目,不僅匯聚了汪應洛、席酉民、李垣等中國國內頂級的管理學大師,在前不久該校管理學院已于今年正式通過國際AACSB認證,成為西部地區唯一一所通過該認證的商學院。相信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全新的培養理念,靈活的教育模式,國際通行的課程設計,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將會為中國的企業界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企業家和高級的管理人才!